带小班,安全是头等大事。但天天在嘴边喊“注意安全”,孩子们听多了也就麻木了,根本记不住。问题在于,安全教育不能靠说教,得靠体验和游戏。要把那些“不准”,变成孩子能理解、能记住的场景。
所以我整理了30个我们班反复在用、效果也确实不错的安全教育主题。这些不是那种需要你写长篇教案的东西,而是可以直接融入日常活动的小点子,马上就能用。
一、在幼儿园的日常安全 (8个)
这部分是每天都要注意的,要像吃饭喝水一样,变成孩子的习惯。
-
上下楼梯扶扶手:别干巴巴地说“要扶好”。可以玩“小蜗牛爬楼梯”的游戏,让孩子们弯下腰,慢慢地、一级一级地走,手必须“粘”在扶手上。谁的“粘性”最好,谁就是最稳的小蜗牛。
-
排队走路不推挤:玩“开小火车”的游戏最管用。你当火车头,喊“呜呜呜,小火车出发啦”,孩子们一个接一个搭着肩膀,跟着你走。强调火车的车厢不能撞在一起,要保持距离。
-
小心桌椅边角:给教室里所有尖锐的桌角、柜角贴上防撞条。然后告诉孩子,这些地方是“怪兽的牙齿”,碰到会疼,我们要绕开走。可以玩“躲避怪兽牙齿”的游戏。
-
正确使用剪刀:小班孩子刚开始接触剪刀,一定要一对一教。规则很简单:剪刀的尖头永远对着外面,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不用的时候,把它合上,放回“剪刀的家”(指定的收纳盒)。
-
玩具玩完送回家:这不仅是常规教育,也是安全教育。散落一地的玩具很容易绊倒人。每天结束活动前,放“送玩具宝宝回家”的音乐,和孩子们一起把玩具分类放好。
-
喝水防烫伤:教孩子用水杯接水后,先用手背轻轻碰一下杯壁,感觉一下温度。如果烫,就等等再喝。可以编个儿歌:“喝水前,摸一摸,不烫嘴,再来喝。”
-
不把小东西放进嘴、耳、鼻:准备一个“什么东西不能吃”的分类盒。把珠子、小积木、橡皮和饼干、水果图片混在一起,让孩子分类。告诉他们,只有盘子里的东西才能放进嘴里。
-
午睡时的安全:明确告诉孩子,午睡时不能把头蒙在被子里,因为“鼻子和嘴巴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在床边做一些可爱的呼吸小标志,提醒他们。
二、交通安全 (5个)
这部分内容,结合户外活动或者散步时进行,效果最好。
-
认识红绿灯:用红色、绿色、黄色的卡纸做成信号灯,和孩子们玩“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游戏。你举哪个颜色的灯,他们就做相应的动作。
-
要走斑马线:用白色胶带在教室地板上贴出一条斑马线。告诉孩子,这是“安全的小桥”,过马路必须走在上面。练习排队走过去。
-
不能在马路边玩耍:利用绘本或者图片,给孩子看马路上飞驰的汽车。让他们明白,马路是给汽车走的,公园和院子才是我们玩的地方。
-
走路要看路:提醒孩子走路时眼睛要看着前方,而不是看天或者看地。可以玩一个“小侦探”游戏,让他们一边走,一边找前面有什么东西,比如“前面有一朵小花”“前面有一个穿红色衣服的阿姨”。
-
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如果幼儿园有校车,上车后要马上坐好,不能在车里跑。对于私家车,要告诉孩子必须坐安全座椅。这个需要和家长配合。
三、居家安全 (6个)
这些点要和家长沟通好,家园共育,效果才能最大化。
-
不玩电源和插座:把插座画成一个“会咬人的大嘴巴”,告诉孩子手指伸进去会被咬,很疼。让他们在教室里找出所有“大嘴巴”,并贴上安全贴。
-
不给陌生人开门:这是个重点。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一个老师扮成快递员或陌生人敲门,教孩子的回应是:“我爸爸妈妈不在家,你等下再来吧。” 绝对不能开门。
-
不玩火:明确告诉孩子,火柴、打火机是大人用的东西,小孩不能碰。可以给他们看消防员灭火的视频,让他们知道火的危险性,同时树立消防员的英雄形象。
-
不乱动厨房里的东西:厨房里的刀、热水壶、燃气灶都是危险品。告诉孩子厨房是“大人的工作间”,没有大人陪同不能进去玩。
-
不乱吃药:把药品和糖果放在一起,让孩子分辨。告诉他们,药是生病时医生和爸爸妈妈给吃的,长得像糖果也不能自己乱吃。
-
阳台和窗户的危险:告诉孩子不能攀爬阳台和窗户,会掉下去。家里有条件的,务必请家长安装防护栏。
四、个人安全及其他 (11个)
这部分涉及到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重要。
-
不跟陌生人走:反复强调,不认识的人来接你,不管他说什么,都不能跟他走。要等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个安全密码,只有说对密码的家人才能接走。
-
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直接告诉孩子,陌生人给的糖果、零食,再好看也不能要。可以说“谢谢,我妈妈不让我吃”。
-
保护自己的身体:用布娃娃来教孩子认识身体的隐私部位,也就是泳衣遮住的地方。告诉他们,这些地方除了爸爸妈妈和医生(需要爸妈在场),任何人都不能碰。
-
走丢了怎么办:教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这是最管用的。其次,告诉他们如果走丢了,要站在原地等,或者找穿制服的警察叔叔、保安叔叔帮忙。
-
预防食物中毒: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掉在地上的东西。闻一闻食物有没有怪味。这些日常习惯的养成,就是最好的预防。
-
小心地滑:在卫生间或刚拖过地的地方,教孩子像小企鹅一样,小步慢慢走,防止滑倒。
-
正确处理异物入眼:告诉孩子眼睛里进了东西,不能用手揉。要马上告诉老师,老师会用清水帮忙冲洗。
-
预防蚊虫叮咬:夏天户外活动时,提醒孩子尽量不走进草丛深处。被蚊子咬了不要使劲抓,可以告诉老师涂药膏。
-
恶劣天气安全:打雷下雨时,告诉孩子要赶紧回到室内,不能躲在树下。
-
防溺水:夏天是高发期。要告诉孩子,没有大人陪同,绝对不能自己去河边、水池边玩。哪怕只是在旁边玩水枪,也必须有大人看着。
-
地震来了怎么办:这个做一次演练比说一百遍都有用。教孩子们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下面,或者承重墙的墙角,护住头部。
光有这些主题还不够,教小班孩子,方式最重要。记住两点:
第一,多用游戏和角色扮演。你演大灰狼,他们当小兔子,比你讲“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有效得多。
第二,重复。安全意识不是上一节课就能形成的,要把这些点融入到每天的环节里,在上下楼梯时提醒,在饭前提醒,在游戏时提醒。重复一百次,就成了他们的本能。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