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布草报损到底怎么做账,这事儿真没那么复杂。
咱们开门见山,酒店的布草,就是那些床单、被套、毛巾、浴袍,它们到底算什么?固定资产吗?显然不是。虽然它们也能用挺久,但价值没高到那个份上,而且数量极大,流动性又强。所以,会计上通常把它们归为“周转材料”或者“低值易耗品”。这两个科目本质上差不多,都是指那些能多次使用,但又不算是固定资产的东西。
把布草定性为“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之后,接下来的账务处理就清晰多了。咱们一步一步说。
第一步:采购入库,钱花出去了得记账
酒店新开业,或者日常补充,肯定要买一大堆布草。这批货拉到仓库,验收无误后,就得做第一笔会计分-录。
假设你花10万块钱买了一批布草,并且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是1.3万。那么分录就这么做:
借:周转材料 – 布草 100,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0
贷:银行存款 113,000
这个分录很简单,就是告诉账本,我们花钱买了10万块的布草,这些布草现在是我们的资产,放在仓库里。同时,那1.3万的进项税额,以后可以用来抵扣销售时产生的销项税。
这里要注意一个细节,科目最好设置得详细一点。比如一级科目是“周转材料”,二级科目可以设成“布草”,甚至可以再设三级科目,比如“客房布草”、“餐饮布草”,这样管理起来更清楚,以后查账也方便。
第二步:领用出库,成本开始转移
布草放在仓库里是产生不了价值的,得拿出来给客人用。当客房部或者餐饮部来仓库领用布草时,就需要做第二步处理。这批布草的价值,就从“在库”状态转移到了“在用”状态。
假设客房部领走了2万块的布草。这时候,为了账实相符,通常会做一个内部的转账分录:
借:周转材料 – 布草(在用) 20,000
贷:周转材料 – 布草(在库) 20,000
这个分录只是记录了资产存放位置的变化,还没有影响到利润表。它的作用是让管理者清楚地知道,有多少价值的布草正在一线被使用。
第三步:价值摊销,把成本计入费用(这是核心)
布草不是一次性用品,它会在一定时间内反复使用、洗涤,价值会逐渐损耗。所以,它的成本不能在领用时一次性全部计入费用,而是要分期摊销。这样做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让成本和收入更匹配。
怎么摊销呢?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次摊销法和分期摊销法。
- 一次摊销法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粗暴。就是布草一领用,就把它的全部价值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
分录是这样的:
借:主营业务成本 (或者 经营费用 – 客房部 – 物料消耗)
贷:周转材料 – 布草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价值很低、使用周期特别短的物品。对于床单被套这种能用上一两年的布草来说,用一次摊销法会让领用当月的成本突然变得很高,导致利润波动太大,不推荐。
- 分期摊销法(更常用,也更合理)
这个方法是主流。就是根据布草的预计使用寿命,把它的成本分摊到每个月。比如说,一条床单预计能用2年,也就是24个月。那么每个月就摊销它价值的1/24。
根据经验,酒店布草的使用寿命可以参考这个:毛巾类大概是1年到1年半,床单被套类大概是2年到2年半。 当然,这只是个参考,每个酒店可以根据自己的布草质量和洗涤频率来制定更精确的摊销年限。
假设我们决定对领用的那2万块布草进行为期2年的摊销。那么每个月需要摊销的金额就是:20,000 / 24 ≈ 833.33元。
每个月末,你就需要做一笔摊销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或 经营费用 – 客房部 – 物料消耗) 833.33
贷:周转材料 – 布草摊销 833.33
注意,这里贷方用的科目是“周转材料 – 布草摊销”,它是一个类似“累计折旧”的备抵科目,用来反映这批在用布草已经损耗了多少价值。通过“周转材料 – 布草(在用)”减去“周转材料 – 布草摊销”,就能得到这批布草的账面净值。
这样做的好处是,成本被平滑地分摊到每个月,财务报表看起来更稳定,也更能真实反映酒店的经营状况。
第四步:报损处理,破了、丢了、旧了怎么记账
现在说到最关键的问题了:布草报损。
布草用久了总会破损,或者被客人不小心损坏,甚至丢失。当布草无法再继续使用,需要做报废处理时,就要做报损的会计分录。
报损分两种情况:正常损耗和非正常损耗。
- 正常损耗(已提足摊销)
如果一条床单已经按计划摊销完了它的全部价值(比如用了24个月),现在它破旧得不能再用了,需要扔掉。这时候,它的账面净值已经是零了。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它从账上彻底核销掉。
分录如下:
借:周转材料 – 布草摊销 (冲减已计提的摊销额)
贷:周转材料 – 布草(在用) (冲减在用布草的原值)
这个分录的借贷金额就是这条床单当初入库时的原始价值。做完这笔分录后,这条报废床单的“在用”原值和“累计摊销”就都清零了,它在账本上就彻底消失了。
- 非正常损耗(未提足摊销)
这个情况就复杂一点。比如,一条刚用了一年的新床单,预计能用两年,结果被客人用烟头烫了个大洞,没法修了,只能报废。
这时候,它只摊销了一半的价值,账上还有一半的净值。这个损失,就需要计入当期的营业外支出。
假设这条床单原价200元,已经计提了100元的摊销。现在报废,处理步骤如下:
-
先把这条床单的在用原值和已计提的摊销转出来。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 (这是它的账面净值)
周转材料 – 布草摊销 100 (这是已计提的摊销)
贷:周转材料 – 布草(在用) 200 (这是它的原值)
-
接着,根据责任认定,把这个损失处理掉。如果是客人的责任,并且客人赔偿了,比如赔了50块钱。
借:银行存款 50
营业外支出 5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
如果找不到责任人,或者就是个意外,那这100块钱的净损失就全部计入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1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
还有一种情况是洗涤公司造成的损坏。一般来说,酒店和洗涤公司会约定一个正常的报损率,比如洗涤量的0.3%。 在这个比例内的损耗,就算作酒店的正常经营成本。如果超出了这个比例,超出的部分就应该由洗涤公司赔偿。
比如,洗涤公司弄丢了价值500元的布草(假设这些布草账面净值为300元),并赔偿了300元。
分录处理也类似:
-
转出损失: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
周转材料 – 布草摊销 200
贷:周转材料 – 布草(在用) 500
-
收到赔款并结转净损失:
借:银行存款 3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
这样,这个损失就通过赔款弥补了,对酒店的当期利润没有影响。
最后,别忘了盘点
做账只是反映业务,但管好布草,光靠做账是不够的。财务部门需要和客房部、仓库配合,定期对布草进行盘点。 盘点在库的、在用的、送到外面洗涤的,把实际数量和账面数量进行核对。
如果盘点发现少了,就要查明原因。是账做错了,还是真的丢了?如果是丢了,就要按照上面非正常损耗的流程进行处理。盘点不仅能保证账实相符,还能发现管理上的漏洞,比如是不是某个环节的交接出了问题,导致布草流失严重。
总的来说,酒店布草的会计处理,核心就是把它当成“周转材料”来管理,通过“分期摊销”把成本合理地分配到每个月,最后通过“盘点”和规范的“报损”流程,确保账面和实物对得上。把这几步搞清楚,这事儿就一点也不难了。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