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造价工程师的《基础知识》这门课,很多人觉得它杂,东西多,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其实,你把它拆开看,核心就是那么几块: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技术、还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考试翻来覆去考的,也就是那些最核心、最常用的知识点。
工程经济部分:钱的时间价值是核心
这部分是计算题的重头戏,躲不掉。核心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说白了,就是今天的100块钱和明天的100块钱,价值不一样。考试主要考两个东西:终值(F)和现值(P)。
- 终值(Future Value):就是现在的钱,将来值多少。最典型的就是存款,你现在存一笔钱,按一定的利率滚几年,最后能取出来多少。
- 现值(Present Value):就是将来的钱,折算到现在值多少。比如,一个项目未来5年每年能赚100万,你想知道这笔未来收入现在到底值多少钱,就要用到现值计算。
考试里,最绕人的就是各种系数。什么(F/P, i, n),(P/F, i, n),还有年金相关的(A/P, i, n)等等。别去死记硬背那些复杂的公式,没必要。考试会给你系数表的,你要做的就是理解每个系数是干嘛的,然后根据题意选对系数。
举个例子:题目说“现在投资1000万,年利率5%,5年后能收回多少钱?” 这就是求终值F,已知现值P。直接查(F/P, 5%, 5)的系数,然后用1000万乘以这个系数就行了。反过来,如果问“为了5年后有1000万,现在应该存多少钱?”,那就是求现值P,已知终值F,查(P/F, 5%, 5)的系数,用1000万去乘。
除了这两个,年金(A)也常考。年金就是每年都发生的一笔等额的钱。比如分期付款买设备,每年还的钱就是年金。这里要分清普通年金(期末发生)和预付年金(期初发生)。大部分情况考的是普通年金。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是另一个必考点。这块不仅要会算,还得理解每个指标的含义。
- 静态投资回收期(Pt):这个最简单,就是用项目总投资,除以每年的净收益,看多少年能回本。优点是计算简单,缺点是没考虑钱的时间价值。题目如果没特别说明,一般就是指静态的。
- 动态投资回收期(P’t):这个就考虑了时间价值。需要把未来的净收益,一年一年地折算成现值,看什么时候这些现值的累计和能刚好抵消掉初始投资。算起来麻烦一点,但更科学。
- 净现值(NPV):这是最重要的指标,没有之一。就是把项目整个计算期内,所有年份的净现金流量,全部折算到期初的现值,然后加起来。如果NPV大于0,说明这个项目赚的钱,除了覆盖掉基准收益率(可以理解为最低要求的赚钱速度)之外,还有得赚,项目可行。如果小于0,就说明连最低要求都没达到,不行。等于0,也行,说明刚好达到了最低要求。
- 内部收益率(IRR):这个指标是让项目的净现值(NPV)刚好等于0的那个折现率。听起来有点绕,其实就是项目的真实收益率。你把它算出来,然后跟基准收益率(i_c)去比。如果IRR > i_c,项目可行。这个指标的好处是,它直接告诉了你项目自身的赚钱能力,很直观。考试里,一般不会让你直接算IRR,因为那需要插值法,很复杂。通常是给你几个折现率和对应的NPV值,让你判断IRR的范围。
工程项目管理:管人、管钱、管进度
这部分内容多,但是跟实际工作结合很紧密,理解了就不难记。
1. 施工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是核心。你要知道成本是怎么构成的,包括直接成本(人工、材料、机械费)和间接成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等)。考试常考赢得值法(EVM)。这方法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三个核心指标:
- 已完工作预算成本(BCWP):也叫“挣值”。就是已经干完的活,按原计划应该花多少钱。
- 计划工作预算成本(BCWS):就是到今天为止,计划要干多少活,这些活按预算要花多少钱。
- 已完工作实际成本(ACWP):就是已经干完的活,实际上花了多少钱。
然后用这三个值做比较:
- 成本偏差(CV)= BCWP – ACWP。结果大于0,说明省钱了;小于0,说明超支了。
- 进度偏差(SV)= BCWP – BCWS。结果大于0,说明进度快了;小于0,说明拖期了。
记住这个逻辑:偏差都是用“已完”的去减,跟成本比就是减“实际花的”,跟进度比就是减“计划要花的”。
2. 施工进度管理
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是重点,特别是网络计划技术。单代号网络图(AON)是绝对的考点。
- 关键工作、关键线路:关键线路就是网络图里,总持续时间最长的那条路。这条路上的所有工作都是关键工作。关键工作没有任何机动时间,一旦它拖延,整个工期就得拖延。考试会给你一个简单的网络图,让你找出关键线路。方法就是“长路法”,从头到尾,找出持续时间最长的路径。
- 总时差(TF)和自由时差(FF):这是难点,也是高频考点。简单理解:
- 总时差:是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这个工作能有多少机动时间。关键工作的总时差永远是0。
- 自由时差:是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这个工作能有多少机动时间。
计算公式要记一下,但更重要是理解。自由时差是更严格的,它要求你不能影响后面任何一个工作。总时差则宽松一些,只要不影响最终的那个完工日期就行。
3. 合同管理
这部分主要考施工合同的类型和索赔。
-
合同类型:主要分三大类: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
- 总价合同:风险主要由承包商承担。适用于图纸很详细,工程量变化不大的项目。
- 单价合同:风险由业主和承包商共同承担。工程量清单里的单价是固定的,最后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结算。这是现在最常用的一种。
- 成本加酬金合同:风险主要由业主承担。适用于紧急项目或者技术复杂的项目,事先很难估算准确的成本。
-
索赔:这是必考的。你要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索赔。通常是因为业主方的原因(比如图纸给晚了、设计变更)、或者外部原因(比如异常恶劣天气、法律法规变化)导致承包商增加了成本或者延误了工期。索赔的程序也要清楚:发生事件 -> 28天内向监理提交索赔意向通知 -> 提交详细的索赔报告 -> 监理审核 -> 最终决定。这个28天的期限是高频考点。
工程技术和法律法规:常识和记忆
工程技术部分,内容非常宽泛,涉及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等。这部分不需要你像学施工的那么深,但基本的常识要有。比如,你要知道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各自的特点;知道土方开挖的放坡系数跟什么有关(土的性质、开挖深度);知道常见的防水材料有哪些。这部分考题不难,但很细,需要平时多看书,混个脸熟。
法律法规部分,主要围绕几部核心的法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核心是施工许可制度。要知道,不是所有工程都需要申请施工许可证,比如抢险救灾工程、总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重点是必须进行招标的范围,以及招投标的整个流程,从发招标公告、资格审查、开标、评标到定标。评标委员会的构成(技术、经济专家不得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二)这类数字是常考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责任是重点。“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和“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的防护是基础知识。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负总责,项目负责人负直接责任,这些责任划分要分清。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质量保修制度是核心。不同部分的保修期限是必背的:
- 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 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 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 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
这些数字很容易记混,可以编个口诀,或者多做几遍题就记住了。
总的来说,《基础知识》这门课,就是广度大于深度。它要求你什么都要懂一点。复习的时候,不要钻牛角尖,重点是把这些高频考点背后的逻辑和常识理解透彻。计算题要把公式和系数的用法搞明白,管理和法规部分,要把那些关键的数字、期限、责任划分记住。多做真题,你会发现,每年考的,其实就是这些东西在换着花样问。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