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数字其实比很多人想的要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整数就能说完的。
我们先说一个最直接的数字。根据CFA协会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中国大陆地区的CFA持证人数量大约在10,000人左右。具体数字每年都在变,但大致就是这个量级。你可能会觉得,哇,一万多,听起来不少。但等一下,这个数字背后有好几层意思需要拆开来看。
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什么是“持证人”?CFA的体系里,有几个不同的身份。
第一种是“考生”(Candidate)。只要你报名参加了任何一级考试,你就是考生。中国的CFA考生数量是全球最多的,每年几十万人报名,尤其是一级考试,考场里人山人海。这个群体最庞大。
第二种是“通过三级考试者”(Passed Level III)。这些人考完了全部三级,但还没有拿到证书。他们可能差在工作经验不够,或者还没提交申请。这个群体比考生少得多,但数量依然可观。很多人会在自己的简历上写“CFA Level III Passed”,这在行业里也是被认可的。
第三种才是我们说的“持证人”(Charterholder)。要成为持证人,你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 通过全部三级考试。2. 拥有CFA协会认可的至少4000小时相关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在36个月内积累。3. 提交两位或三位推荐人的信。4. 申请成为CFA协会和本地分会的会员,并且每年按时交会费。
看明白了吗?持证人是那个金字塔尖上的群体。你不仅要能考,还要有实际工作经验,并且愿意持续付费维护这个身份。所以,那个一万多的数字,指的是这个群体。这个数字和每年几十万的考生比起来,其实很少。这也恰恰说明了这张证书的含金量。它筛选掉的不仅是学习能力不行的人,还有那些行业经验不足或者已经转行的人。
而且,这个数字是动态的。每年都有新的人满足条件成为持证人,也有人因为不交会费或者退休等原因,不再是活跃的持证人。所以我们只能说一个大概的范围。如果你想查最准确的数字,最好的方法是去看CFA Institute每年发布的年报,那里会有全球会员的分布数据。
那么,这一万多人都在哪儿呢?
毫无疑问,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一线城市的金融中心。上海是绝对的大本营,数量最多。其次是北京和深圳。这三个城市加起来,占了中国大陆持证人总数的绝大部分。这很好理解,因为中国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券商总部都集中在这些地方。CFA持证人的工作内容,比如投资分析、基金管理、资产配置,也主要在这些地方才有足够多的岗位。如果你在二三线城市,可能会发现身边一个CFA持证人都找不到。
聊完数字,我们再聊点实际的。这个数字对我们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第一,竞争很激烈。虽然一万多人听起来不多,但他们都是从几十万考生里杀出来的。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我刚入行那会儿,十多年前,公司里有个CFA都是个稀罕事,大家都会高看一眼。现在,尤其是在上海陆家嘴或者北京金融街,你去一家基金公司或者券商研究所,会发现CFA持证人密度很高,甚至很多年轻人已经通过了二级、三级。它正在从一个“加分项”慢慢变成一个“标配”,至少是很多核心岗位的标配。
第二,这张证书到底还有没有用?这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
我的看法是,它有用,但绝对不是万能的。你不要指望考个CFA就能一步登天,拿到百万年薪的offer。这种想法太天真了。
它的用处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一个系统性的知识框架。金融这个行业太大了,知识点很杂。CFA的好处就是帮你把从道德伦理、宏观经济、财务报表分析,到股票、债券、衍生品、另类投资这些东西,全部串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有价值,能让你对整个投资领域有个全局的认识。就算你最后没拿到证,认真学完这个体系,你的基础也会比别人扎实很多。
其次,它是一个强大的筛选信号。你想想,一个面试官面对两份差不多的简历,一个写着“CFA Charterholder”,另一个没有。他会怎么想?他会认为前者至少证明了三件事:有毅力(能坚持考完三级)、有智力(能考过)、并且真的想在这个行业长期发展(愿意投入这么多时间和金钱)。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这个标签帮你省了很多解释自己能力的口舌。它就像一张门票,能让你在简历筛选环节更有优势,至少能拿到更多面试机会。
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CFA教的是知识,但投资这行更重要的是实践和经验。它能教会你怎么给一个公司估值,但教不会你在市场恐慌的时候敢不敢逆势加仓。它能告诉你各种金融工具的用法,但教不会你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客户沟通。这些东西,只能在工作中一点点积累。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金融从业者,或者想进入这个行业,考CFA绝对是个正确的选择。但你要摆正心态。把它当成一个打基础、敲门砖的工具,而不是成功的捷径。
具体怎么做?
先问问自己,你真的需要它吗?如果你是在银行做柜员,或者做技术开发,那考CFA的意义就不大。如果你的目标是基金经理、研究员、分析师这类岗位,那它就很有必要。
然后,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每一级考试至少需要300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三级下来就是1000个小时。这意味着你未来两到三年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要交给它。周末不能出去玩,晚上要看书刷题。这个过程很痛苦,很多人都在中途放弃了。
最后,不要为了考证而考证。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思考这些知识怎么和你的实际工作结合。比如你学到财务报表分析,就可以拿你正在研究的公司财报来练手。学到固收,就可以去分析一下最近发的几只债券。这样学到的东西才是你自己的。
总的来说,中国有一万多名CFA持证人。这个数字背后,是快速发展的中国金融市场和无数金融从业者的努力。对于个人而言,这个数字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并存。CFA证书依然是进入投资核心圈的一张重要入场券,但它也要求你付出巨大的努力,并且在拿到证书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它能帮你打开一扇门,但门后的路,还得靠你自己一步步走。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