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生理学英文

我刚开始读英文生理学教材的时候,头都大了。不是因为内容难,我在国内学过中文版的,概念都懂。难的是那些词。一个个长得像咒语,比如 glomerulonephritis 或者 pheochromocytoma。我当时就觉得,这玩意儿背下来得掉多少头发。

但是后来我发现,硬背是最笨的办法。生理学的英文词汇,其实是一套有逻辑的积木游戏。你只要搞懂了规则,就能自己拼词,甚至看到一个新词,就能猜出它大概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关键,就是拆词。医学术语大部分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它们不是一个完整的单词,而是一堆小零件拼起来的。这些零件就是词根(root)、前缀(prefix)和后缀(suffix)。

举个例子,hypertension 这个词,国内都知道是高血压。你看,hyper- 是个前缀,意思是“高的”、“超过正常的”。tension 在这里指“压力”。合起来就是“高压”。懂了 hyper-,你再看到 hyperglycemia 就好办了。glyc- 是指“糖”,-emia 是指“在血液里”。所以 hyperglycemia 就是高血糖。反过来,hypo- 就是“低的”,所以 hypotension 是低血压,hypoglycemia 就是低血糖。

你看,你只要记住 hyper-hypo- 这两个小零件,就顺便解决了一大堆词。

再比如后缀。-itis 是个特别常见的后缀,意思是“炎症”。hepatitis 就是肝炎 (hepat- 是肝),appendicitis 就是阑尾炎 (appendic- 是阑尾)。以后你看到任何以 -itis 结尾的词,第一反应就应该是某个地方发炎了。

还有 -ectomy,意思是“切除手术”。appendectomy 就是阑尾切除术。hysterectomy 就是子宫切除术 (hyster- 是子宫)。

所以,第一步,别急着背单词。去找一张常见的医学词根、前缀、后缀列表。你不需要一天背完,就把它放在手边,每次遇到新词就去查一下,拆一下。拆得多了,那些零件你自然就记住了。这比你拿着单词表从 A 背到 Z 效率高得多。这是一种投资,前期慢一点,但后面会越来越快。

第二个方法,是把单词放到生理过程中去学,而不是孤立地记。

生理学讲的是功能,是一个个动态的过程。比如肾脏的滤过功能。你不能只背 nephron(肾单位)、glomerulus(肾小球)、filtration(滤过)、reabsorption(重吸收)这几个孤立的词。

你应该这样做:在脑子里过一遍这个过程。血液流进肾脏,先到 glomerulus,在这里进行 filtration,把水、盐和小分子滤出去,形成原尿。然后原尿流过肾小管,大部分有用的东西被 reabsorption 回血液里。

当你把这些词串成一个故事线,它们就不是独立的记忆负担了。它们是这个故事里不可或缺的角色。你记住的是整个故事,词汇只是故事的一部分。下次你想到肾脏功能,这一串词会自己冒出来。

我给你一个我当年用过的具体例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英文叫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这个系统名字就又长又难记。

我是这么学的:
1. 起点: 血压低了,肾脏感觉到了。
2. 第一步: 肾脏分泌一种东西,叫 Renin(肾素)。
3. 第二步: Renin 把血液里一种来自肝脏的蛋白质 Angiotensinogen,切了一下,变成了 Angiotensin I
4. 第三步: Angiotensin I 流经肺部,被一种叫 ACE 的酶,变成了 Angiotensin II
5. 第四步: Angiotensin II 这家伙很厉害,它有两个主要作用:
* 让全身的小血管收缩 (vasoconstriction),直接升高血压。
* 跑到肾上腺,让它分泌 Aldosterone(醛固酮)。
6. 第五步: Aldosterone 作用于肾脏,让肾脏多吸收钠和水,少排尿。血容量增加了,血压也就升上去了。

你看,这个过程就像一个多米诺骨牌。你把这个流程搞懂了,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这几个核心词就自然嵌在里面了。你甚至能解释它们各自是干什么的。这比你对着书本干巴巴地背 “renin is an enzyme secreted by the kidney” 要深刻得多。

第三,要用好工具,特别是视觉化的工具。生理学很多东西是抽象的,比如神经冲动、细胞膜电位。光看文字很难想象。

YouTube 是个好东西。上面有很多频道专门做医学和生理学的动画。我当年看得最多的是 Ninja Nerd 和 Armando Hasudungan。他们的视频不是简单的PPT,而是手绘动画,一步一步把复杂的生理过程画给你看。

比如讲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他会先画一个细胞膜,标出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然后画出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当刺激来了,钠离子通道“啪”地打开,钠离子涌入,膜电位从负变正,这就是去极化 (depolarization)。然后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流出,膜电位又掉下来,这就是复极化 (repolarization)。

你看完一个十分钟的动画,比自己啃两个小时的书本效果还好。因为你的大脑同时处理了图像、声音和逻辑,记忆是多维度的。而且这些视频用的都是最地道的专业英语,你还能顺便练练听力。

第四,如果你需要应付考试,那必须要做题。只看书是不够的。做题能帮你发现自己哪里没搞懂。

美国的医学生考 USMLE,会用很多题库,比如 UWorld 或者 Amboss。这些题库的特点是,题目质量很高,而且解释写得特别详细。它不但告诉你哪个选项对,还会告诉你其他选项为什么错。

通过做题,你能学会怎么把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比如一道题可能会问:一个吃了某种降压药的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干咳?正确答案是因为这个药是 ACE 抑制剂。它在抑制 ACE 的同时,会影响缓激肽 (bradykinin) 的代谢,导致缓激肽堆积,刺激喉咙引发干咳。

你看,这个问题就把 RAAS 系统、药物作用机制和副作用这三个知识点串起来了。这种联系,光看书是很难建立起来的。你做得多了,脑子里就会形成一张知识网络,而不是一堆孤岛。

总的来说,学英文生理学,不要把它当成一门语言课,而要把它当成一门逻辑课。核心是理解生理过程,英文单词只是描述这个过程的工具。

具体步骤就是:
1. 拆词: 准备一份词根词缀表,遇到生词就拆解,把单词变成拼图。
2. 讲故事: 把孤立的单词放到一个完整的生理过程中去理解,让它们之间产生联系。
3. 看动画: 利用 YouTube 上的优质资源,把抽象的概念视觉化,加深理解。
4. 做题: 通过高质量的题库,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并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这个过程没有捷径,但有正确的方法。用对方法,你会发现,那些曾经看起来像天书一样的英文术语,会变得越来越清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生理学英文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