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问,钢琴乐理到底要考到什么等级才算够用。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够用”的定义完全取决于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是想从业余爱好弹几首喜欢的曲子,还是想考个高级别证书,又或者想走专业路线,以后当老师或者进修音乐专业?不同的路,对乐理的要求完全不一样。
咱们先从最实际、也最常见的情况说起:为了考级。
如果你学的是英皇(ABRSM)体系,那乐理五级是一个绕不开的坎。英皇有一个硬性规定,你在考钢琴六、七、八级这些高级别演奏考试之前,必须先把乐理五级证书拿到手。没有这个证书,报名系统都过不了。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走英皇路线的琴童和成年人爱好者来说,乐理五級就是那个最基本的目标。
为什么是五级?因为英皇认为,从六级开始,演奏的曲子在结构、和声、调性上都复杂多了。如果你连基本的乐理知识,比如各种调号、音程、和弦构成、终止式都搞不清楚,那你弹琴就真的只是在“复述”乐谱上的音符,根本谈不上“理解”音乐。没有理解,你的演奏就会很空洞,没有灵魂。乐理五级的内容,恰好就覆盖了这些理解中高级曲目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它会教你认识各种复杂的拍子,比如九拍、十二拍的;教你分辨大小三和弦、属七和弦;教你分析简单的乐句和终止式。这些东西,就是让你看懂乐谱“说明书”的关键。
所以,如果你问一个学英皇钢琴的人乐理要考到几级,十有八九他会告诉你:“至少要过五级”。这个五级,就像是一个分水岭。过了它,你才有资格去挑战更高级别的演奏考试。
但是,国内的考级体系,比如中央音乐学院(央音)或者上海音乐学院(上音),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国内的考级体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乐理的要求没有英皇那么“强制”。很多时候,乐理是作为一种加分项或者选考项存在的。比如,央音的考级,以前是你弹你的,乐理是另一条独立的线。你可以钢琴弹到九级、十级,但乐理可能一级都没考过。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不过,这几年情况在变。各大音乐学院也越来越重视乐理了。比如,现在很多地方的考级,会在高级别考试中加入一些视奏或者问答环节,里面就包含了乐理知识。而且,如果你想拿到“优秀”或者更高的评级,一本像样的乐理证书绝对是加分项。央音自己也有一套从一级到七级的乐理考级体系。它的内容和英皇大同小异,但体系和侧重点略有不同。
对于走国内考级路线的人来说,乐理通常不需要像英皇那样“卡”着你的演奏级别。但是,如果你真的想把琴弹好,而不是为了考级而考级,那么我建议你至少要把国内体系的基础乐理知识(通常对应三到四级)学扎实。这些知识能帮你更快地读谱,更好地理解作品。否则,你学新曲子永远像在背一本外文词典,效率低,而且体会不到音乐真正的乐趣。
说完考级,我们再聊聊更高的目标:如果你想把钢琴当成专业,以后考音乐学院附中、附小,或者大学的音乐系。
这时候,乐理五级就绝对不够用了。
对于专业学音乐的人来说,乐理不是“要考到几级”的问题,而是要变成一种本能。你需要掌握的是一整套被称为“基本乐科”或者“视唱练耳”的综合能力。这套东西,除了笔头上的乐理知识,还包括耳朵的训练(听辨音程、和弦、旋律)和嗓子的训练(视唱)。
如果你去问一个音乐学院的学生,他可能会告诉你,他们入学考的乐理,难度远远超过英皇五级。内容会涉及更复杂的和声分析、曲式分析,甚至是一些基础的复调写作。比如,他们需要能迅速地写出各种离调和弦,分析一首奏鸣曲的结构,或者听写一小段四部和声。
所以,如果你有志于走专业道路,那么你的目标至少应该是英皇的六级、七级甚至八级乐理。英皇的六到八级乐理,内容就开始深入到和声学、对位法和音乐史了。你会学到数字低音、如何为旋律配和声、创意写作(比如写一首巴洛克风格的二重奏),还会分析莫扎特、贝多芬的奏鸣曲片段。这些知识,是成为一个专业音乐人必备的工具。没有这些,你根本无法真正读懂那些伟大的作品,更不用说去进行二度创作(也就是演奏)了。
很多准备考音乐学院的学生,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就已经在系统地学习和声学、曲式学这些大学课程了。他们参加的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乐理考级”,而是专门针对艺考的乐理和视唱练耳训练。所以,对他们来说,一个英皇八级的乐理证书,可能也只是一个基础水平的证明而已。
最后,我们来谈谈那些不为考级、不为专业,纯粹就是想把琴弹好、享受音乐的成年人。
对于这部分人,我的建议是:忘掉“考级”这个概念,但一定要系统地学乐理。
你不需要去追赶什么五级、八级的证书,但你需要把乐理知识穿插在你的学琴过程中。比如,你今天弹了一首新曲子,遇到了一个标记为“Andante”的速度术语,那就去查查它是什么意思。你看到乐谱上有一个“p”和一个“f”,那就去搞懂什么是强弱对比。你弹的曲子是C大调的,那就花点时间弄明白C大調的音阶和基本和弦(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是怎么构成的。
这种学习方式更实用,也更有趣。你学到的每一个乐理知识点,都能立刻在你正在弹的曲子上得到印证。这样学,乐理就不再是枯燥的卷面作业,而是你解锁音乐秘密的钥匙。
具体来说,一个成年爱好者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呢?我觉得,至少要能做到以下几点:
1. 认识所有谱号:高音谱号、低音谱号是基础,如果能认识中音谱号就更好了。
2. 熟悉所有调号:看到谱子前面的升降号,能立刻反应出是什么调,主音是什么。
3. 理解基本的和弦:能分辨出大小三和弦,并且知道它们在乐曲中的功能(比如哪个是稳定的主和弦,哪个是需要解决的属和弦)。
4. 掌握常见的音乐术语:那些关于速度、力度、表情的意大利语单词,至少要认识最常用的几十个。
这些知识,大概相当于英皇三到四级的水平。掌握了这些,你再去看大部分的流行歌曲谱或者中等难度的古典乐谱,就不会觉得是在看天书了。你不仅能把音弹对,还能大概理解作曲家想表达什么情绪,哪里该弹得响亮,哪里该弹得温柔。
总的来说,乐理要学到什么程度,完全是因人而异。把它当成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负担。如果你只是为了应付英皇的演奏考级,那目标就是五级。如果你想走专业路线,那五级只是起点,你需要的是更深、更广的和声、曲式知识。如果你是纯粹的爱好者,那就根据你弹的曲子,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把乐理知识融入到每一次的练习中去。这样,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乐理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