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什么意思

咱们今天聊一句听起来特有气势的话:“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你可能不常听到这句话,它不像“一帆风顺”或者“马到成功”那样是日常挂在嘴边的成语。它更像是一幅画面,一种状态的描述。简单说,就是给国家当翅膀,而且这翅膀还多得像森林一样茂盛。

我们把它拆开来看,就更容易懂了。

先说“羽翼”。字面意思就是鸟的翅膀。但在中文的语境里,这个词早就被引申了。翅膀是干嘛的?帮助鸟飞翔,保护自己的身体。所以,“羽翼”就有了助手、辅佐、保护者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说某个人是“左膀右臂”,意思差不多。在古代,皇帝会称自己手下能干的大臣或将军为“股肱之臣”或者“国家羽翼”。这些人就是皇帝的翅膀,帮他治理国家,保卫疆土。没有他们,皇帝就是个光杆司令,啥也干不成。所以,“为国羽翼”的主语,是人。是那些能为国家出力、保护国家的人。

再说“如林之盛”。这四个字就更有画面感了。想象一下,你站在山顶,看到一望无际的森林。那些树木,高大、挺拔、密集,一棵挨着一棵,根连着根,枝叶交错,风吹过来,整片森林一起发出呼啸,那种力量感是很强的。一片森林,它不是几棵孤零零的树,而是一个庞大的、有生命力的集体。“盛”这个字,用得特别好,它不光是说数量多,还强调了生命力旺盛,长得好,充满活力。

所以,把这两部分连起来,“为国羽翼,如林之盛”,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它说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能够作为其支撑和保护力量的人才,就像一片茂盛的森林一样。 这不是说国家有一两个能人,而是有一大批,成建制、成体系的人才。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棵大树,盘根错节,紧密地站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国家的屏障和力量来源。

这种力量,首先体现在军事上。古代战场上,最能体现这句话的意境。想象一下古代的军阵,士兵们持着戈、矛、戟,那长长的兵器竖起来,从远处看,就像一片移动的森林,这就是“枪如林,刀如山”。当这样的军队发起冲锋时,那种密不透风的压迫感,就是“如林之盛”最直接的体现。每一个士兵,都是国家这只大鹏鸟身上的一片羽毛。无数的羽毛汇集起来,才组成了能够搏击长空的翅膀。

比如汉武帝时期的军队。当时为了对抗匈奴,汉朝建立了非常强大的骑兵部队。卫青、霍去病这些名将,他们手下的士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史书记载,汉军出征,动辄数万、十万骑兵,旌旗招展,连绵不绝。这支庞大的军队,就是汉朝的“羽翼”。正是因为有了这片“茂盛的森林”,汉武帝才能说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底气。这底气不是凭空来的,是靠无数士兵的血肉之躯铸就的。他们每个人都是“羽翼”的一部分。

但是,这还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这句话更深层的意思,在于“人才”。

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不只在于军队,更在于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 治国需要懂政治的文官,发展经济需要会经商的人,搞建设需要工匠,搞文化需要学者。这些人,从各个方面支撑着国家的运转。如果一个国家,在各行各业都有大量顶尖的人才,而且后备力量充足,形成了一个梯队,那这个国家就有了“如林之盛”的羽翼。

举个例子,唐朝初年的“贞观之治”。为什么那个时期国家能那么强盛?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会用人。他手下有一大批文臣武将。文有房玄龄、杜如晦,帮他制定政策,管理国家,史称“房谋杜断”;武有李靖、李勣,为他开疆拓土,威震四方。除了这些顶级人才,下面还有魏徵这样的敢于直言的谏臣,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整个朝廷,人才济济,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团队。这些人,就是唐朝的“羽翼”。他们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精英群体。这个群体,就像一片森林,根基深厚,枝繁叶茂,共同支撑起了大唐的盛世。

所以,“为国羽翼,如林之盛”这句话,其实是在强调两件事:

第一,是“个体”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国家的一片“羽翼”。你是一名士兵,保家卫国,你就是羽翼。你是一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攻克技术难关,你也是羽翼。你是一名老师,培养下一代,你同样是羽翼。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最好,为这个社会贡献价值,就是在为国家添砖加瓦。就像森林里的每一棵树,都在努力向上生长,为森林的繁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是“集体”的力量。一片羽毛没有力量,一阵风就能吹走。但无数羽毛组成的翅膀,却能让雄鹰飞上万米高空。一个人才很厉害,但终究力量有限。只有当无数人才汇聚在一起,形成合力,才能推动国家巨大的进步。这就是“林之盛”的意义所在。它强调的是一种规模效应和集体优势。当一个国家的人才储备,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达到了“如林之盛”的状态时,这个国家就拥有了应对任何挑战的底气和资本。

我们今天再来看这句话,感受会更深。

我们现在说的国家竞争力,是什么?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过去我们说“为国羽翼”可能更多想到的是战场上的军人。但现在,这个“羽翼”的范围被极大地拓宽了。

那些在芯片领域努力追赶的工程师,他们是国家的羽翼。因为他们努力的方向,决定了我们未来在信息时代的地位。那些在生物科技领域不断探索的科学家,他们是国家的羽翼。因为他们的研究,关系到国民的健康和未来的生命科学版图。那些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各个前沿领域奋斗的人,他们都是。

这些人,可能我们平时看不到他们,他们不像明星那样光鲜亮丽。他们就像森林深处的树木,在默默地生长,扎根。但正是这千千万万个他们,组成了我们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那片“如林之盛”的羽翼。

他们之间,也像森林一样,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基础研究的突破,会为应用技术提供土壤;一个领域的进步,会带动另一个领域的发展。人才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协作,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才会越来越强。

所以,“为国羽翼,如林之盛”,这句话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含义。它提醒我们,国家的强大,依靠的不是一两个超级英雄,而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努力。它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一个社会,应该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就应该是一个能让“树木”自由生长,最终长成一片“森林”的环境。这个环境,要鼓励创新,要尊重知识,要让每一个愿意为这个国家贡献力量的人,都有机会成为那片“羽翼”的一部分。

当我们看到航天发射成功,看到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看到一项项技术封锁被我们自己突破时,我们所感受到的那种自豪感,其实就是对“为国羽翼,如林之盛”这八个字最真切的体会。因为我们知道,在那背后,站着的是一片茂盛的、充满生命力的“森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什么意思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