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想做销售,大学报什么专业?
这个问题,其实问反了。
正确的问题应该是:我想做销售,大学期间应该去学什么、做什么?
你看,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很大。前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专业”上,好像选对了,毕业就能当销冠。后者把重点放在了“自己”身上,专业只是个平台,关键是你利用这个平台做了什么。
我干了这么多年销售,也带过不少团队,见过各种背景的人。有学历史的,现在是公司的销售总监;有学化学的,卖医疗器械,年入百万;当然也有市场营销科班出身,但业绩一直垫底,最后转行做了行政的。
所以,咱们先把这个最重要的事情说清楚:没有任何一个专业是“销售专业”,也没有任何一个专业能保证你成为一个好销售。销售这个工作,核心能力是跟人打交道,是解决问题,是抗压和学习。这些东西,课本里教不了,必须得在事儿里练。
但是,如果你现在正站在高考报志愿的十字路口,非要我给个建议,那我也可以从“对做销售有帮助”这个角度,给你分析几个专业。你可以把我的话当成一个参考,但千万别当成标准答案。
第一档推荐:跟产品直接相关的专业
这个是最硬核,也是最直接的选择。
你想卖什么,就去学什么。
举个例子。你想卖大型的医疗设备,比如CT机、核磁共振,那你去学个生物医学工程或者临床医学,绝对比学市场营销的有优势。为什么?因为你的客户是医院的院长、科室主任。你跟他们聊产品,能聊到技术细节,能听懂他们的专业术语,这种信任感是天生的。一个学营销的,可能需要花一年时间去背产品参数,你一毕业就全懂了。
再比如,你想卖芯片或者技术解决方案给大公司,那你去学个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道理是一样的。你的客户是企业的CTO、技术总监,都是工程师出身。你能跟他们聊架构,聊性能,聊底层逻辑,他们会把你当成自己人。
走这条路的好处是,你的专业知识就是你最强的武器,你的起点会比别人高很多。尤其是在那些技术门槛高的B2B行业,这种优势是决定性的。
但是,这条路也有个问题。理工科的同学,普遍不太擅长跟人打交道,性格可能偏内向。所以你得逼着自己去补短板。大学四年,除了学好专业知识,你必须刻意去练习沟通、表达和社交能力。不然,你可能空有一身技术,却不知道怎么把东西卖出去,最后只能去做技术支持。
第二档推荐:能帮你理解“人”和“生意”的专业
如果你的目标不是某个特定行业,而是想进入更广泛的销售领域,比如快消品、互联网、房地产、金融等,那下面这几个专业可以重点考虑。
- 心理学
你可能会觉得意外,但心理学对做销售的帮助,比市场营销还大。
销售的本质是什么?是影响人的决策。心理学就是专门研究人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的学科。你学了消费心理学,就知道价格锚点、损失厌恶这些概念是怎么影响客户出价的。你学了社会心理学,就知道权威、互惠、承诺和一致这些原则怎么用来建立信任。
这不是让你去操纵客户,而是让你更科学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和顾虑,然后用更有效的方式去沟通。比如,你知道了“首因效应”,在第一次见客户时,就会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和开场白。你知道了“富兰克林效应”,就会尝试请客户帮个小忙来增进关系。
这些知识,都是底层逻辑。它不会直接教你怎么签单,但会让你在跟客户的每一次互动中,都比别人多想一层。
- 市场营销
这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专业。它当然有用。
市场营销能给你一个宏观的商业视角。你会学到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推广)、SWOT分析、品牌定位这些模型。这能帮你理解,你手上的这个产品,在整个市场里处在什么位置,你的公司为什么要这么定价,为什么要找这一类客户。
当你去面试的时候,能说出这些理论,会显得你很专业,有商业头脑。这对于你进入一家大公司的销售管培生项目,是有帮助的。
但是,市场营销的课程大多偏理论,离一线炮火有点远。它教你如何做市场调研,如何策划一场活动,但很少教你如何打一个陌生的拜访电话,如何处理客户的拒绝,如何在谈判桌上报价。这些东西,才是销售每天都要面对的。所以,学市场营销的同时,你必须自己去找机会实践。
- 经济学/工商管理
这两个专业比较宏观,但对于做大客户销售(B2B销售)的人来说,很有价值。
为什么?因为你的客户是企业。经济学和工商管理,教的就是企业是怎么运作的,商业世界的基本规律是什么。你学了基础的会计,就能看懂客户的财务报表,分析他的经营状况。你学了管理学,就能理解客户公司的组织架构,知道谁是关键决策人,谁是使用者,谁是付款人。
当你去拜访一个企业老板,你跟他聊的不是产品多好,而是你的产品如何能帮他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改善现金流。你说的这些话,他能听懂,也爱听。你能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叫“商业敏锐度”,是顶级销售的核心能力之一。
所以,如果你想做的是客单价高、决策周期长的B2B销售,这两个专业能帮你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最重要的部分:大学期间,你到底该干什么?
好了,说完专业,咱们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不管你选了什么专业,下面这几件事,才是决定你毕业后能不能做好销售的关键。
第一,找一份真正的销售兼职,带业绩指标的那种。
别去学生会外联部拉赞助,那不是真正的销售。也别去做发传单的兼职。你要找的是那种,每个月给你定一个KPI,卖不出去就没钱,甚至会被开掉的工作。
比如,去健身房卖会员卡,去英语培训机构卖课程,去移动营业厅卖手机套餐。
为什么要做这个?因为这能让你提前体验真实销售的残酷。你会第一次尝到被客户当面拒绝、挂电话、甚至被骂的滋味。你会第一次为了完成几千块钱的业绩,绞尽脑汁。这个过程,能帮你快速建立起销售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或者说“脸皮厚”。
而且,这段经历写在简历上,比你参加十个社团都管用。面试官一看就知道,你是个敢于挑战、知道销售是怎么回事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学生。
第二,刻意练习当众讲话和辩论。
销售工作,90%都是在“说”。你需要向客户介绍产品,需要跟进项目进展,需要在会议上汇报,需要在谈判桌上争取利益。表达能力,就是你的武器。
大学里有很多锻炼的机会。参加辩论队,能训练你的逻辑思维和快速反应能力。参加演讲比赛或者主持活动,能训练你的台风和感染力。哪怕只是在课堂上,每次有公开发言的机会,你都第一个举手。
不要怕出丑。你在学校里丢的脸,都比将来在客户面前丢单要好。
第三,大量阅读,什么书都读。
不要只看那些《销售圣经》、《狼性营销》之类的书。那些书可以看,但不能只看那些。
你要去读历史,了解人性的复杂。你要去读商业传记,看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是怎么思考和决策的。你要去读一些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的通俗读物,比如《影响力》、《思考,快与慢》。你甚至可以去读小说,锻炼自己的共情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阅读的意义在于,它能拓宽你的知识面和眼界。当你跟客户聊天的时候,你不再是一个只会背产品手册的机器人。你能从历史聊到经济,从行业动态聊到社会热点。一个知识渊博、谈吐有趣的人,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和信任。
说到底,你的大学专业,只是为你提供了一个看世界的角度。它能给你一些基础的知识框架,但成不成功,最终还是要看你自己愿不愿意走出教室,去真实的世界里摔打、学习、总结。
那个销售offer,不是靠你的毕业证拿到的,是靠你大学四年里打过的电话、被拒绝的次数、读过的书、和练出来的沟通能力换来的。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