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cpa考试几年内考完

CPA专业阶段考试,规定是5年内考完6科。这是硬性规定。

这个“5年”不是从你报名那天开始算,而是从你通过第一门科目的那年开始算。这是一个滚动计算的周期。

我给你举个例子,这样更清楚。

假如你2024年第一次考试,报了《会计》和《税法》,结果《会计》过了,《税法》没过。那么,你这个5年周期就从2024年正式启动了。你的《会计》成绩有效期会一直持续到2028年底。你必须在2028年结束之前,把剩下的《审计》、《财管》、《经济法》、《税法》、《战略》这5科全部考过。如果在2028年考完试,你还有科目没过,那么到了2029年,你2024年考过的《会计》成绩就作废了。你就得重新再考一次《会计》。

说白了,就是你通过的任何一科,成绩只给你保留5年。第6年它就自动消失了。

这是官方的规定。但是,实际操作中,大家到底花几年考完呢?这才是真正重要的问题。

根据我看到的和我自己身边的情况,大概可以分成这么几类人。

第一类:一年过六科的“学神”。
这些人是真实存在的,但绝对是少数。他们通常有几个共同点:要么是还没毕业的在校大学生,专业课基础好,而且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全天候复习;要么是辞了职,完全脱产,把自己关在家里或者图书馆,每天学习10个小时以上。他们有极强的自制力和学习能力。如果你不属于这两种情况,就别拿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不然只会增加焦虑。对绝大多数边工作边考试的普通人来说,一年过六科基本不现实。

第二类:两到三年考完的“主力军”。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现实的目标。大部分在职考生,如果能坚持下来,基本都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完成。

一个比较稳妥的规划是这样的:
第一年:报考2-3科。第一次考,可以先试试水。建议搭配一门难的加一门或两门简单的。比如,《会计》+《经济法》,或者《审计》+《税法》。《会计》和《审计》是公认最难、内容最多的两科,把它们分开在不同年份考,压力会小很多。第一年如果能顺利通过2科,会给你巨大的信心。
第二年:再报考2-3科。有了第一年的经验,你对考试的难度、自己的学习节奏都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可以继续采用难易搭配的策略,把剩下的硬骨头啃掉。比如,去年考了《会计》,今年就可以考《审计》和《战略》。
第三年:收尾。把剩下的一两科考完。这时候你已经身经百战了,心态和方法都比较成熟。或者,你也可以用第三年作为缓冲,万一前两年有科目没过,可以在这一年补上。

这个“2-3年计划”的好处是,每年都有明确的目标,压力被分摊开,不会把自己逼得太紧。而且就算中间某一年发挥失常,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弥补,不至于让前面的成绩过期作废。

第三类:四到五年考完的“坚持者”。
这些人同样值得敬佩。他们可能工作特别忙,经常加班,或者需要照顾家庭,每天能挤出来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他们可能一年只能报考一到两科,甚至有时候报了两科,最后只过了一科。

他们的战线拉得比较长,最大的挑战不是考试难度,而是毅力。你想想,连续五年,每年都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准备考试,身边的人在娱乐、在休息,而你只能看书、做题。这是一种煎熬。走到第四年、第五年的时候,很多人会产生自我怀疑,甚至想放弃。

如果你预计自己的备考时间会拉长到这个周期,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最关键的一点是,别让成绩过期。每年都要盘算一下,自己最早通过的那科是哪年考的,什么时候会到期。在它到期前,必须把所有科目都考完。比如,你在第五年考试的时候,第一年通过的科目成绩马上就要作废了,这时候的压力是最大的。

那么,到底该怎么规划自己的考试科目和年限呢?

第一步,评估自己的情况。
你每天能保证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间?雷打不动的那种。通勤路上、午休时间算上吗?周末能完整学习吗?你的会计基础怎么样?是零基础小白,还是科班出身?这些问题必须想清楚。别骗自己,一定要诚实。

一个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人,和一个在普通企业做行政的人,他们的备考节奏肯定是不一样的。前者可能基础好,但忙季完全没时间学习;后者可能时间多,但需要从头学起。

第二步,制定科目搭配策略。
科目搭配是门学问,搭得好能事半功倍。
核心思路有两个:
一是“难易结合”。比如《会计》难,《经济法》和《战略》就相对简单。把它们放在同一年考,可以平衡学习时间和精力。你学《会计》学到头疼的时候,可以换换脑子看看《经济法》,背背法条,调节一下。
二是“关联结合”。有些科目内容关联度很高。比如《会计》和《税法》,很多税务处理都建立在会计处理的基础上。一起学会相互促进。再比如,《会计》是《审计》的基础,不懂会计分录,审计底稿你都看不懂。还有,《财管》和《战略》也有一些关联。但要注意,《会计》和《审计》虽然关联度高,但都是难度极大的科目,放在一年考,对在职考生来说压力巨大,需要慎重。

我个人比较推荐的两年组合:
方案A:
第一年:会计 + 税法 + 经济法
第二年:审计 + 财管 + 战略
这个组合把最难的会计和审计分开了,每年都是“一难带两简”,比较稳。

方案B:
第一年:会计 + 审计
第二年:剩下四科
这个组合非常激进,适合基础好、时间多的考生。第一年啃下最难的两块骨头,第二年压力骤减。但风险也很大,万一第一年没过,会很打击士气。

第三步,保持灵活,及时调整。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可能你今年突然工作变动,或者家里有事,原定的学习计划被打乱了。这时候不要死磕,可以适当减少报考科目,甚至今年暂时放弃考试,都是正常的。CPA备考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一时的暂停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最后,关于综合阶段。
专业阶段6科全部通过后,才能考综合阶段。综合阶段考试没有年限限制,你什么时候想考都可以。很多人会在通过专业阶段的第二年就去考,因为知识点还热乎着。综合阶段不考单科的细枝末节,而是把6科知识融合在一起,考案例分析,更侧重实务应用能力。

总的来说,对于大部分普通人,“CPA几年内考完”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力争3年,保底5年。制定一个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计划,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执行,就足够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cpa考试几年内考完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