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做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这玩意儿,说实话,当年没少让我焦头烂额。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题目一发下来,看着那密密麻麻的英文,心里先凉了半截,感觉就像掉进了一片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每句话都认识,但连起来就成了天书,摸不着头脑。最后,草草选个答案,结果往往是一错一大片。别急,这真不是你笨,也不是你英语差到无可救药,很多时候,只是我们没找对那把钥匙,没掌握那套秘笈

阅读理解,它压根就不是单纯考你认识多少单词,也不是看你语法有多精通。说白了,它考的是你的信息处理能力、你的逻辑思维,以及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就像玩侦探游戏,你得从零碎的线索里拼凑出真相。我跟你讲,这中间的门道可多了,绝不是那种“从头到尾读一遍,然后凭感觉选”的傻读法。那简直是浪费时间,而且效果奇差。

首先,咱们得把心态摆正。阅读理解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魔法,它是一套可以训练、可以掌握的技能。把它看作一个有趣味的挑战,而不是一个令人头疼的负担。当你真正明白了这游戏的规则,你会发现,哎呀,原来还有这么多捷径巧劲儿

我当年摸爬滚打,也走了不少弯路,后来才逐渐悟出来一些醍醐灌顶的东西。今天,我就把我压箱底的那些实战经验,那些真正能帮到你的“法宝”掏出来,掰开了揉碎了给你讲讲。

第一招:别急着看文章,先瞄一眼问题
是不是有点反常识?很多人拿到卷子,第一件事就是埋头苦读文章,生怕漏掉一个单词。大错特错!这就像你去做饭,菜谱都没看就直接拿把刀乱切。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迷失方向。正确姿势是:先快速浏览问题,划出问题里的关键词(比如人名、地名、时间、专有名词、动词短语等)。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预设阅读目标!你知道了问题问什么,你阅读时才会有针对性,你的眼睛就像装了雷达一样,自动过滤掉那些不相关的信息,只捕捉你需要的。想想看,你是不是经常读完整篇文章,然后发现自己根本没记住任何有用的细节?那是因为你读的时候漫无目的。有了问题这个导航,你读的时候就有了方向感,这简直是天壤之别

第二招:带着目的扫雷地毯式搜索
当你心里有了问题清单,接下来就是看文章了。这里面又分两步:
快速浏览(Skimming)和精确定位(Scanning)。
快速浏览不是让你逐字逐句地抠,而是像蜻蜓点水一样,迅速扫过文章,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话题、段落大意和文章结构。重点看什么?每段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往往是主题句。关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汇,它们通常是文章的核心概念。同时,留意文章的逻辑关系词,比如however, therefore, in addition, for example,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等等,这些词就像路标,能帮你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脉络。这个过程,你不用去抠不认识的单词,甚至不用完全理解每一句话,你只需要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粗略的框架**。这就像你拿到一张地图,先看个大概轮廓,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主要干道是什么。

接下来是精确定位(Scanning),这才是重头戏。当你看完问题,又大致了解了文章结构后,你现在就像一个身经百战的侦探。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迅速回到文章中去找线索。比如问题问"When did X happen?",你就迅速去文章里找时间状语和与X相关的内容。找到了关键词所在的句子或段落,这时你才需要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这部分,把上下文嚼烂了,理解透彻。这就像你走到地图上的某个交叉口,然后才细看周围的小巷和门牌号。千万不要从头到尾地“地毯式搜索”每一个单词,那是在浪费你宝贵的考试时间!

第三招:生词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它一筹莫展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文章里肯定会有你没见过的生词。这一点,我向你保证,连英语老师都会遇到。所以,
不要一看到生词就卡壳、就恐慌。生词往往不是考察的重点,或者它的意思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推测出来。这可是考试的玄机之一啊!
怎么推测?有几种常用的办法:
*
同义词或反义词解释: 比如,生词旁边可能用or连接一个你认识的词,或者用buthowever等引出一个意思相反的词。
*
定义或举例: 有些生词后面会直接给出定义句,或者跟着such as, for example等词来举例说明。
*
构词法: 看看这个词有没有熟悉的词根、前缀、后缀。比如unhappy,你知道un-是“不”,happy是“高兴”,那unhappy就是“不高兴”。
*
逻辑推理:** 把生词所在的句子读通顺,结合整段文字的逻辑,猜测这个词在语境中应该表达什么意思,哪个词填进去最合理。

记住,高考阅读理解里的生词,绝大部分都能通过上下文推断出来,所以,不要停下来查字典,也不要因为一个生词就放弃一整句话。相信我,这是你突破阅读障碍的关键一步。

第四招:理解问题类型,对症下药
阅读理解的题目类型大致就那么几种,每种都有它独特的“脾气”和“打法”。
* 主旨大意题(Main Idea/Topic): 这种题问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某段的核心内容。答案通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或每段的首尾句。你要做的就是提炼最概括、最宏观的信息,排除那些过于细节或跑题的选项。这就像给一本书起个名字,你不能用其中一个章节的名字来代替整本书。
* 细节理解题(Specific Information): 这类题是最多的,比如问who, what, when, where, how, why。答案通常能直接从原文中找到,只是可能换了个说法(同义转述)。你需要做的就是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精确定位到原文,然后仔细比对选项。注意,很多时候选项会设置陷阱,比如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或者以偏概全
* 推理判断题(Inference): 这是最难的一类,也是最能拉开分数的。它不直接问原文说了什么,而是问“根据原文能推断出什么”。答案往往不是直接出现在原文中,需要你结合原文信息和常识进行逻辑推理。比如,原文说“天气很糟糕,航班都取消了”,你就可以推断出“可能下雨或下雪了”。做这类题,切忌过度引申,你的推理必须是基于原文,而不是你的主观臆断或个人观点。每个选项都要去原文找支撑
* 词义猜测题(Vocabulary in Context): 前面提过了,就是考察你通过上下文推测生词或短语意思的能力。
* 作者意图/态度题(Author’s Purpose/Tone): 这种题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告知、说服、娱乐等),或者作者对某个事物持什么态度(积极、消极、中立、讽刺等)。你要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特别是那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副词、动词

第五招:反复核对,排除干扰选项
选出答案后,别急着跳到下一题。请再回原文核对一遍。看看你选的选项,在原文中是否能找到依据,或者是否与原文吻合
在核对的过程中,尤其要警惕那些干扰选项。它们往往有以下特点:
* 以偏概全: 只说了文章的一部分内容,但不是主要思想。
* 断章取义: 截取了原文的句子,但脱离了原文语境,意思就变了。
* 无中生有: 原文根本没提过的内容。
* 偷换概念: 表面上和原文相似,但核心概念被替换了。
* 过于绝对: 选项中出现always, never, only, must等词,往往是错误的,因为文章内容很少有那么绝对的。

排除法在阅读理解中非常有效。如果你不能确定哪个是正确答案,那就先把肯定错误的排除掉,剩下的选择题就变成了二选一甚至三选一,你的正确率自然就大大提高了。

第六招:时间管理,见好就收
考试时间是有限的,阅读理解的篇幅又长。你得学会分配时间。一般来说,一篇阅读理解大概留10-15分钟。如果你某道题卡住了,读了三五遍还是一头雾水,请立刻放手,先做后面的题。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有时候,换个脑子,做完后面的题,再回头看那道卡住的题,说不定就柳暗花明了。记住,先拿容易的分,再攻克难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多练,多总结,多反思
阅读理解这东西,没有捷径可走,练习量是硬道理。但是,光练还不行,你还得“高质量地练”
每次做完一套题,不要仅仅对答案。请你仔细分析
* 为什么错了? 是单词不认识?是长难句没理解?是题目关键词没抓住?还是推测过度了?
* 对照原文: 你的错误选项,它错在哪里?正确选项,它的依据又在哪里?
* 积累生词和句型: 把你通过上下文推断出来的生词,那些让你卡壳的长难句,都记下来,定期复习。
* 总结经验: 每次做题,都像一次小小的实验。这次我用什么方法了?效果怎么样?下次可以改进什么?形成你自己的“阅读策略手册”

阅读理解,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策略,需要耐心,更需要实践。我真心希望,你听了我这些掏心窝子的话,能有所启发。别再瞎读了,找对方法,勤加练习,你会发现,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根本就没那么可怕!甚至,你会爱上这种抽丝剥茧、发现真相的乐趣。加油,你能行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做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