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在英语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里面。
对,没错,教科书就是这么教的。但如果你的认知就停留在这里,那我得说,你可能永远也摸不到英语的脉搏,只能在门外打转,看着门里的人玩得风生水起,自己却怎么也推不开那扇门。
这扇门的钥匙,恰恰就藏在像 in 这样最不起眼、最基础的词里。
我们别急着背诵那些“in后面加年份月份,on后面加日期”的咒语。那种学习方式,太枯燥,太低效,简直是对语言美感的谋杀。我们来换个玩法,来“感受”一下这个 in。
闭上眼,想象一下。
一个盒子。一个人。把人放进盒子里。He is in the box.
你看,in 的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灵魂,就是一种 包裹感。一种被边界清晰地、三维地包围起来的感觉。你不是“贴”在盒子上(那是 on),也不是“靠”在盒子旁(那是 at 或者 by),你是实实在在地,被盒子的六个面给圈起来了。这是 in 的物理根基。
有了这个“包裹感”的内核,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为什么是 in the room?因为房间有四面墙、一个天花板、一个地板,把你整个人严丝合缝地“装”了进去。
为什么是 in the car?因为你坐在车里,被铁皮和玻璃包裹着,形成一个独立的小空间。
为什么是 in the water?当你跳进水里,水从四面八方将你拥抱,你被水这个介质完全容纳了。
这种物理上的“包裹感”,是理解 in 的第一层境界。但真正让 in 变得迷人又棘手的,是它把这种感觉,从物理世界,一路延伸到了时间的维度、状态的维度,甚至是情感和思想的维度。
我们来说说时间。
为什么说 in January, in 2024, in the 1990s?别背规则,去感受。一月份是什么?它是一个时间“容器”,里面装着31天。2024年是什么?它是一个更大的时间“容器”,里面装着12个月。90年代呢?一个装了10年的巨大容器。当你谈论这些时间段时,你其实是把自己或某件事,“放”进了这个时间容器的内部。你谈论的是发生在这段时间“之内”的事。
而 on Monday 呢?“星期一”不像一月份那样有“厚度”,它更像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或者一个“面”。所以你是在这个时间“平面”上(on the surface)。at 5 o’clock 呢?那就更精确了,是一个没有延展性的时间“奇点”。
是不是感觉一下子就通了?in 是一个有体积感的时间段,on 是一个平面,at 是一个点。这根本不是死规则,而是英语使用者对时间一种非常直观的空间化想象。
好,再往深了走。我们进入抽象领域。这才是 in 真正施展魔法的地方。
你有没有听过 I’m in trouble?我“在”麻烦里。这太妙了!它不是说“我很麻烦”,而是描绘了一幅画面:一个人深陷泥潭,麻烦像沼泽一样从四面八方包围着他,他被困在其中,动弹不得。那种无助、被动的“包裹感”,是不是立刻就出来了?
再比如,fall in love。坠入爱河。“爱”在这里,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广阔无垠、温暖又令人沉醉的“空间”或者说“场域”。你不是“得到”了爱,你是“掉”了进去,整个人被这种情绪彻底包裹、浸没。你的一举一动、一思一想,都在“爱”这个容器里发生。中文说“陷入爱情”,那个“陷”字,和 in 的感觉,简直是异曲同工。
还有,He is in a good mood。他在一个好心情“里”。心情成了一个气泡,一个氛围,把他整个人包裹起来。他走到哪,就把这个好心情的气场带到哪。
甚至,an expert in physics。物理学领域的专家。为什么用 in?因为“物理学”在这里被想象成一个浩瀚的知识体系,一个巨大的知识“容器”。这位专家,就是在这个庞大的体系“内部”深耕、探索、游刃有余的人。他不是站在物理学的门口指指点点,他是住在里面的人。
你看,从一个具体的盒子,到抽象的心情、麻烦、学科……in 的核心始终没变,就是那个 包裹感,那种“身处其中”的沉浸式体验。它构建了一个边界,无论这个边界是物理的墙壁,还是时间的刻度,抑或是情感的氛围、知识的范畴。
所以,别再把 in 简单地翻译成“在……里面”了。这太偷懒了,也太亏了。
下次你再遇到 in,试着别去想中文翻译。去想画面。
去想那个被四壁包围的房间。
去想那个被31天填满的一月份。
去想那个让你无法自拔的、叫做“爱”的海洋。
去想那个由无数公式和定律构成的、叫做“物理学”的宏伟殿堂。
in 的真正意思,是一种关系,一种定位。它告诉你,主语和宾语之间,不是并列,不是依附,而是一种 容纳与被容纳 的关系。它在英语世界里,画出了无数个圈,大的、小的、有形的、无形的,然后把世间万物,一个个地放进去,告诉你它们在哪个“圈”里。
掌握了这种感觉,你才能真正开始“用”英语思考,而不是笨拙地在两种语言之间搞翻译。你会发现,I’m interested in history(我对历史这个“领域”感兴趣),She spoke in a soft voice(她的声音被一种“轻柔”的特质所包裹),We are all in the same boat(我们都在“同一条船”这个共同处境里)……所有这些用法,都指向了那个最原始、最强大的核心——包裹感。
这就是 in。它不止是一个介词,它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把万事万物都看作是“容器”和“内容物”的世界观。
下次,再有人问你“in”是什么意思,你可以先告诉他“在……里面”,然后,请一定把这个关于“包裹感”的故事,讲给他听。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