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砌体结构和砖混结构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把这两个词混着用,有时候说自己家是砌体结构,有时候说是砖混结构。其实这俩词说的是一回事,但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听着有点绕,但搞清楚了很有用,特别是你要买老房子或者想装修砸墙的时候。

咱们先说个最直接的结论:砖混结构,是砌体结构里的一种。砌体结构是个大类,砖混结构是这个大类里最常见的一个分支。就像我们说“车”是个大类,“SUV”是其中一种。你开个SUV,你说这是“车”也没错,但说“SUV”更准确。

好,下面我给你拆开讲。

先说大的那个概念:什么是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说白了就是用一块一块的东西(比如砖、石头、混凝土砌块)和砂浆,一层一层往上垒,盖成墙或者柱子,然后用这些墙和柱子来撑起整个房子。

你想想看,古代人盖房子、盖长城,不就是这么干的吗?找来石头或者烧好的砖,用泥巴(最早的砂浆)粘起来,一层层码上去。这就是最原始的砌体结构。这种结构的核心思想就是“压”,楼板的重量压在墙上,墙再把重量传到地基上。它抗压能力不错,一块砖头你用脚踩是踩不碎的。

但是,这种纯用砖头垒起来的墙有个致命弱点:怕拉,也怕晃。

地震一来,地面左右摇,墙体就会被来回地“拉扯”和“剪切”。砖和砂浆组成的墙,就像一摞书,你从上往下压它很稳,但你推它一下,就很容易散架。所以,纯粹的、没有加固的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很差。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老旧的、只有一层或两层的平房,很多就是这种最基础的砌体结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在墙里加钢筋,这就叫“配筋砌体结构”。或者用别的东西把这些墙“箍”起来,让它们不容易散架。

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主角——砖混结构。

再来细说:什么是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全称是“砖墙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你看这个名字,关键词是“混合”。它混合了两种材料:砖墙(砌体)和钢筋混凝土。

它到底是怎么混合的?

砖混结构的主力承重队员,还是砖墙。这点和我们前面说的砌体结构一样,房子的重量主要是靠墙来往下传。但是,它多了几个钢筋混凝土做的“帮手”,这些帮手的作用就是把这些本来有点散的砖墙,牢牢地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这几个关键的“帮手”是:

  1. 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顶板:你家里的天花板和地板,在砖混结构里通常是钢筋混凝土现浇的。它不像木头楼板那么软,它本身就是一个很硬的、整体的板。这个板子铺在四周的墙上,不仅把楼层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墙,还能在水平方向上把墙都连起来,让它们不容易向外倒。

  2. 圈梁 (Quān Liáng):这是砖混结构的灵魂。你可以想象一下,木头水桶为什么不会散架?因为它外面有一圈一圈的铁箍。圈梁就扮演了这个“铁箍”的角色。在每一层楼的墙体顶部,工程师会用钢筋和混凝土浇筑一圈梁,把整层楼所有的墙都“箍”在一起。有了圈梁,当大风吹来或者地震晃动时,力就不会只作用在单面墙上,而是通过圈梁分散给所有的墙,大家一起扛,房子自然就稳固多了。

  3. 构造柱 (Gòu Zào Zhù):光有水平方向的“铁箍”(圈梁)还不够,还需要有竖向的连接。构造柱就是在房子的四个角,还有比较长的墙中间,预留出空洞,然后插进钢筋,再浇上混凝土,形成一个个小的混凝土柱子。这些柱子从下到上把每一层的圈梁连起来。这样一来,水平的圈梁和竖直的构造柱,就形成了一个类似“笼子”的框架,把砖墙“关”在里面。砖墙还是负责承重,但这个“笼子”保证了它们在遇到晃动时不会轻易倒塌。

所以,你看,一个标准的砖混结构是这么工作的:
屋顶和楼板的重量,压在砖墙上。砖墙把重量传给下一层的砖墙,最后传到地基。
同时,圈梁和构造柱组成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把所有的砖墙都紧紧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房子的抗震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那它们到底有什么实际区别?

说到这,你应该明白了。

范围不同:砌体结构是一个总称,所有用砖头、石块垒起来承重的都算。砖混结构是砌体结构的一种,而且是加了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柱来增强整体性的一种“优化版”砌体结构。

性能不同:普通的砌体结构(比如没加固的老平房)很脆,抗震差。而砖混结构因为有了钢筋混凝土的“约束”,整体性好得多,抗震能力也强得多。所以,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盖的大量6层左右的居民楼,基本都是这种砖混结构。国家规范对它的建造有严格要求,必须设置圈梁和构造柱。

怎么区分你家是不是砖混结构?

这个对普通人来说很重要。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砖混结构的房子,很多内墙也是承重墙,不能随便砸。

因为它不像框架结构(现在的高层电梯房基本都是)那样,有一个独立的、纯由梁和柱子组成的承重“骨架”,墙只是填充物。砖混结构的墙本身就是“骨骨架”的一部分。

你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方法判断:

  1. 看房子的总层高:一般来说,6层(或7层)以下的步梯楼,是砖混结构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砖墙的承重能力有限,盖不了太高。超过这个高度的,基本都是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了。

  2. 看墙的厚度:用尺子量一下。砖混结构的承重墙一般都比较厚,标准砖墙的厚度是240毫米(俗称“二四墙”),加上两边的抹灰,大概在26-28厘米。如果你家里大部分墙,特别是分隔卧室和客厅的墙,有这么厚,那基本就是承重墙,也就是砖混结构。相比之下,框架结构里的非承重隔墙,一般用的是轻质砖,厚度通常在120毫米左右,加上抹灰也就14-15厘米。

  3. 看户型图:正规的户型图上,承重墙会用粗黑线或填充黑色来表示。涂黑的墙就是绝对不能动的。

我有个朋友,前几年买了套90年代的老公房,就是典型的砖混结构。他觉得客厅和旁边的小卧室隔着不通透,找了个装修队上来就要砸墙。我正好去看,赶紧拦住了。让他找物业要了原始的建筑图纸一看,那面墙果然是承重墙,上面还搭着楼板和圈梁。要是真一锤子下去,楼上邻居家的地板都可能开裂,整栋楼都有安全隐患。

所以,总结一下。

“砌体结构”是个技术大类,像是在说“哺乳动物”。
“砖混结构”是这个大类里最常见、也比较成熟的一种,像是在说“猫”。

我们日常生活中住的那些6层左右的老式居民楼,准确地说,它就是“砖混结构”。因为它是砌体结构的一种,所以你说它是“砌体结构”也不算错,只是不够精确。但如果你指着一堵古代的城墙说它是“砖混结构”,那就错了,因为它没有钢筋混凝土的圈梁和构造柱,它只是最纯粹的“无筋砌体结构”。

搞清楚这个,下次再看房子或者搞装修,你心里就有底了。记住,墙不是想砸就能砸的,尤其是在砖混结构的房子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砌体结构和砖混结构有什么区别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