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流程是怎样的?

每年年底,会计圈里总有那么一阵子特别忙乱,除了做年终决算,就是催着大家赶紧完成会计继续教育。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你不做,会计证可能会失效,影响职称评审,甚至有些地方会影响你办理个税汇算清缴。所以,这事儿必须得办。

流程其实不复杂,但小细节很多,第一次弄的人很容易晕。我把整个流程拆开,一步步跟你说清楚。

第一步:先确认你有没有做“信息采集”

这是所有事情的起点。如果你是刚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或者刚换到一个新的城市工作,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当地财政局的会计管理网站上做“信息采集”。

这个“信息采集”是干嘛的?简单说,就是在官方系统里给你建个档。你的姓名、身份证号、学历、工作单位、持有的会计证书等信息,都会录入进去。没有这个档案,你后续的继续教育学分就没地方记录。

怎么做?直接搜“XX省会计人员信息服务平台”或“XX市财政局官网”,找到会计管理的入口。一般都有个很明显的“信息采集”按钮。点进去,按要求填资料,上传身份证、学历证书之类的照片。提交后等审核通过就行。

提醒一下,工作单位变了,或者手机号换了,记得要上去更新信息。我有个朋友就是换了工作没及时更新,结果继续教育的通知都没收到,年底才发现,手忙脚乱地补课。

第二步:搞清楚当年的学分要求

信息采集搞定后,你就是有“户口”的会计人了。接下来就要完成每年的学习任务。

全国的要求基本统一,每年要修满90个学分。但这90学分不是随便学的,它有结构要求:
* 专业科目:至少60学分。
* 公需科目:至少30学分。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专业科目,就是跟你吃饭的家伙直接相关的硬核知识。比如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读、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等等。这些课程直接关系到你日常工作的准确性。

公需科目,就比较宽泛了。它更多是提升你的综合素质。比如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团队协作、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这些东西虽然不直接教你怎么做分录,但对你长远的职业发展有帮助。

所以,你选课的时候要看清楚课程属性,别一通乱选,最后发现专业课学了80分,公需课只学了10分,总分够了,但结构不对,系统照样判定你“未完成”。

第三步:选择学习平台,交钱上课

学分要求清楚了,去哪儿学?

千万别自己随便在网上找个网站就学了。学分要被财政局认可才行。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去你做信息采集的那个“XX省会计人员信息服务平台”。

登录你的个人账户后,里面通常会有一个“继续教育”或“网络学习”的入口。点进去,系统会列出所有经过当地财政局备案、认可的网校。比如我们常见的东奥会计在线、中华会计网校等等。

这些平台都差不多,选哪个?可以考虑几点:
1. 价格:每年费用几十到一百多不等,自己比比价。
2. 课程内容:看看课程列表,有没有你特别感兴趣的老师或者主题。
3. 操作体验:有些网站的播放器做得好一些,不卡顿。可以问问身边的同事用哪个比较顺畅。

选好平台,在线支付费用,然后就可以开始学习了。学习形式就是看录播视频。现在为了防止挂机,很多平台都有防作弊措施。比如,视频播放过程中会随机弹出个题目让你回答,或者隔一段时间就要求你进行一次人脸识别。所以,想开着视频干别的,不太现实。老老实实看吧,一天看一两个小时,一两周也就搞定了。

第四步:完成学习和考试

把选的课时都看完,学分就到手了吗?还没。

大部分网校的流程是:看完一个课程包(比如包含10个学分的所有视频),会有一个线上小考试,通常是选择题和判断题,内容都是视频里讲过的。题目不难,认真听了课基本都能过。考过了,这部分的学分才算真正到手。

我的建议是,别拖。别总想着“反正12月31日才截止”,然后一直拖到12月25号。那时候全国的会计都在冲刺,学习网站的服务器压力巨大,卡得要命。我见过太多人12月底熬夜刷课,网站卡,摄像头还老是识别失败,急得跳脚。把这事儿分摊到平时,比如每个季度学一部分,会轻松很多。

第五步:确认学分是否成功登记

在网校学完、考完后,通常情况下,网校系统会自动把你的学分信息同步到财政局的会计人员信息平台。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天时间。

所以,学完后过一两周,一定要回到你做信息采集的那个官方平台,登录自己账户,查询一下“继续教育完成情况”。看到系统明确显示你当年度已完成90学分(专业课≥60,公需课≥30),这事儿才算真正了结。

特殊情况:其他形式的学分如何登记?

除了在网校上课,还有其他方式可以抵扣继续教育学分,这叫“学分折算”。如果你有以下情况,就不用去网校花钱买课了:

  1. 参加会计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比如你今年考过了中级会计师的《财务管理》,这一门就可以折算90学分。直接当年达标。
  2. 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同样,考过一科CPA,也能折算90学分。
  3. 参加学历教育:如果你在读会计专业的研究生或本科,每学年也能折算90学分。
  4. 发表论文或出版书籍:在有刊号的经济类期刊上发表会计相关论文,或者出版会计类书籍,都可以折算学分,具体标准看当地政策。
  5. 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比如财政局组织的线下培训班、高端人才培养项目等。

这些情况怎么登记学分?

你需要手动去官方平台申请。还是在那个“XX省会计人员信息服务平台”上,找一个叫“学分折算申请”或者“视同完成登记”的入口。进去后,选择对应的项目(比如“通过中级考试”),然后上传证明材料,比如你的成绩单截图、证书照片、论文扫描件等。提交后,等财政局的工作人员审核通过,你的学分就登记上了。

这个审核需要时间,所以如果你是通过考试来抵学分的,成绩一出来就赶紧去申请,别拖到年底。

整个流程就是这样,总结一下就是:信息采集 → 了解要求 → 网校学习 → 确认登记。如果有能折算的学分,就走信息采集 → 了解要求 → 申请折算 → 确认登记。只要跟着步骤走,别拖延,完成它并不难。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流程是怎样的?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