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直接说结论:高中生可以补课。
但是,这事儿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双减”政策,核心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小学和初中。政策文件里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要减轻学生在作业和校外培训上的负担。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是选拔性教育,所以政策没有直接“一刀切”地禁止高中学科类培训。
可这不代表高中补课就毫无影响。整个教培行业都地震了,高中业务不可能毫发无伤。你想想,那些以前铺天盖地的教培大机构,比如新东方、好未来,他们的核心业务是中小学。当中小学业务被砍掉后,他们的高中业务也必须跟着转型,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大规模、高调地做广告招生。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政策上没明令禁止,但环境变了。高中补课从台前转到了幕后,从公开转入了“地下”。
我们来聊聊现在高中补课到底是什么样的,以及如果你真的需要,该怎么找。
首先,以前那种一个大教室几百人一起上课的场景,在大城市基本看不到了。这种模式目标太大,容易被举报。而且,那种模式本来效果也就那样,老师没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现在还敢这么做的,心都挺大。
现在的补课形式,主要变成了这几种:
第一种,也是最普遍的: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小班课。
这是现在的主流。地方通常不在显眼的写字楼,可能就在某个小区里,或者是一个不起眼的商住两用楼。老师可能是从大机构出来的,也可能是原来学校里经验丰富的老师(当然,在职教师出来补课是严重违规的,这个后面细说),还有很多是专职做个人辅导的自由职业者。
这种形式的好处是针对性强。老师可以根据你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进度和内容。缺点也很明显:贵。一对一的价格在一线城市,一个小时几百块是常态,高的甚至上千。而且因为现在供给少了,好老师更难找,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北京,高二补物理,找了个口碑不错的老师,一小时800块,每周上两个小时,一个月下来就是六千多。这笔开销不小。
第二种,藏在各种“工作室”里的补课。
很多教培老师离职后,自己开了个工作室。名字通常不叫“XX培训中心”,而是叫“XX教育咨询”、“XX学习能力提升中心”之类的。他们不打广告,全靠熟人介绍,圈子很小。你如果不认识人,可能都找不到门路。
这种工作室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确实是原来机构里的王牌老师自己单干,教学质量有保证。但也有不少是浑水摸鱼的。他们可能会打包票说“保证提分”,但实际上就是把以前机构里的那套东西搬过来用。所以,如果选择这种,一定要多打听,找真正靠谱的。最好能找到上过课的家长聊聊,问问真实效果。
第三种,线上“穿马甲”的课。
线上的学科培训也被严格监管,但总有办法绕过去。比如,不叫“物理课”,叫“科学思维课”;不叫“数学课”,叫“逻辑推理训练”。课程内容换汤不换药。还有的干脆通过一些国外的在线会议软件上课,服务器在海外,监管起来更难。
这种课的好处是方便,价格可能比线下的一对一便宜点。但缺点是老师看不见摸不着,你很难判断他的真实水平。而且,隔着屏幕,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很高。很多孩子上着上着就开始走神,钱花了,效果没出来。
那么,回到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在职老师到底还能不能补课?
答案是:绝对不行。这是红线,碰都不能碰。教育部三令五申,严禁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一旦被发现,处罚很严厉,轻则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资格,重则调离岗位甚至开除。
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说他是某某重点中学的在셔职名师,给你孩子一对一补课,你要特别小心。这里面有两种可能:一,他真的是在职老师,那他就是在冒着丢掉饭碗的风险赚钱,这种人的人品和责任心你得打个问号。万一中途被查,你的课也就停了。二,他根本就不是在职老师,只是个骗子,利用家长迷信“名校名师”的心理。
我个人建议,别找在职老师。风险太大,对你,对他,都不好。
那如果确实需要补课,作为家长或者学生,应该怎么做?
第一步:先别急着找老师,先分析自己。
你得想清楚,孩子到底为什么成绩不好?是上课没听懂?是知识点有漏洞?还是做题方法不对?或者是学习习惯有问题?
很多时候,问题不出在智商,而出在习惯和方法。比如,有的孩子很努力,但就是不会总结错题,同一个坑反复踩。这种情况下,你花大价钱请个老师再讲一遍知识点,效果不大。他需要的是有人教他怎么整理错题本,怎么分析错误原因。这个事,有时候家长自己就能做。
先把问题诊断清楚,再决定要不要补,补什么。不要因为焦虑,看别人补课,自己也跟着补。
第二步:找对人,而不是找最贵的。
如果你确定需要补课,怎么找靠谱的老师?
现在最好的渠道就是“口碑”。问问你身边其他家长,尤其是那些孩子成绩有真实提升的。他们用过的老师,大概率是靠谱的。
大学生家教也是一个选择,特别是那些名校的学霸。他们自己刚经历过高考,对考点和解题技巧的理解可能更新。而且他们精力旺盛,跟孩子年龄差距小,容易沟通。价格也比那些经验丰富的社会老师便宜。当然,大学生的问题是教学经验可能不足,不一定能把“自己会做”和“教会别人”划等号。你可以先让孩子试听一节课,看看效果。
第三步:明确目标,评估效果。
开始补课前,跟老师沟通好目标。比如,我们这个月的目标是把数列这个模块的漏洞补上,能独立完成80%的练习题。而不是一个模糊的“提高数学成绩”。
目标越具体,越容易衡量效果。补了一段时间后,要回头看。月考成绩、平时作业的正确率有没有变化?孩子自己感觉听课、做题是不是更顺畅了?如果花了大价钱,但几个月下来一点效果都没有,那就要果断停止,要么是老师不合适,要么是补课这种方式不适合你的孩子。
总的来说,双减之后,高中补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没有消失,只是变得更隐蔽、更分散,也更贵了。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这意味着需要更理性地思考,更谨慎地选择。不要被焦虑裹挟,花冤枉钱。找到问题的根源,比盲目地堆砌课程要重要得多。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