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最核心的能力,我觉得是“翻译”。
对,你没看错,就是翻译。但不是翻译英语、日语,而是把不同人的话,翻译成对方能听懂的语言。你想想,一个项目里有多少种角色?客户、老板、技术团队、设计、测试、市场……他们每个人说的都是“中文”,但意思可能完全不一样。
客户说:“我想要一个看起来更现代的界面。” 这句话等于什么都没说。“现代”是什么?是扁平化设计?还是毛玻璃效果?是深色模式?如果你直接把这句话丢给设计师,设计师能做,但他大概率会按自己的理解做,结果就是返工。
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这时候就要当翻译。他会追问客户:“您能给我看几个您觉得现代的App或网站吗?” 或者 “您说的现代,是指颜色更鲜艳,还是指动画效果更流畅?” 他把一个模糊的感觉,翻译成具体的设计元素。然后,他再把这些具体要求,翻译成设计师能懂的“任务”:“我们需要设计一套新的图标,风格参考苹果的,主色调用这个色号,另外,首页的banner切换需要一个淡入淡出的动画效果。”
你看,同样一件事,翻译前和翻译后,确定性完全不同。项目经理就是那个中间的转换器,把业务语言翻译成技术语言,把技术限制翻译成业务能懂的现实。这个能力做不好,整个项目就会在无休止的误解和返工里打转。
第二个能力,是拆解。
任何一个项目,刚开始看都是一个巨大、模糊、甚至有点吓人的目标。比如,“我们要做一个新的电商App”。这要怎么开始?直接跟程序员说“兄弟,给我搞个电商App出来”?他可能会让你先搞定自己。
项目经理的工作,就是把这个“大象”一样的目标,一块一块切成小肉丁。这个过程,行话叫WBS(工作分解结构),但说白了就是“拆”。
怎么拆?先按模块拆。一个电商App,可以拆成用户系统、商品系统、订单系统、支付系统。好,这是第一层。然后继续拆。用户系统,可以再拆成注册、登录、个人信息修改、收货地址管理。这又是第二层。再往下,注册功能,可以拆成前端页面设计、后端接口开发、数据库表设计、短信验证码对接、测试用例编写。
拆到最后,每一个任务都应该是一个具体、可执行、可以在一两天内完成的小动作。为什么要拆这么细?第一,任务清晰,团队成员拿到手就知道该干嘛,不会迷茫。第二,可以准确评估工作量和时间。一个模糊的“做用户系统”可能要一个月,但一个具体的“做短信验证码接口”,程序员会告诉你,顺利的话半天就搞定。这样,整个项目的排期就有了依据。
第三个能力,是管理预期。
说得直白点,就是学会说“不”,或者有技巧地说“可以,但是……”。很多新手项目经理最大的问题,就是当客户或老板提出一个需求时,第一反应是“好的,没问题”,然后转身就跑去逼团队加班。
这是最差的管理方式。因为你只是一个压力的传声筒,而不是一个问题的缓冲器。
一个好的项目经理,在面对新需求时,会先评估。他会拉上技术负责人一起,分析这个需求需要多少人、多少时间。然后,他会拿着这个评估结果,回去找提需求的人,给他做选择题。
比如,老板说:“下周五之前,必须把直播功能加上去!”
差的项目经理:“好的老板!”(然后团队崩溃)
好的项目经理会说:“老板,我跟技术评估了一下。要做完直播功能,需要10个人天。我们现在只有3个开发,正常做完要到下下周。如果想下周五上线,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把原来计划下周要做的另外两个功能延后,集中人力做直播。第二,加人,比如从别的项目组调两个开发过来。您看哪种方案更合适?”
你看,他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把现实情况和选择权摆在了桌面上。他管理了老板的预期,让他明白“又快又好又便宜”是不存在的,你必须做出取舍。这不仅保护了团队,也让决策者对项目的成本和代价有了清晰的认识。
第四,是识别风险。
项目经理得是个“乌鸦嘴”。在项目一片大好、所有人都很乐观的时候,你得是那个专门想“万一”的人。
“万一这个核心开发下周突然生病了怎么办?”
“万一我们依赖的第三方服务商接口挂了怎么办?”
“万一客户下个月才把我们需要的设计稿给我们怎么办?”
提前想到这些可能出问题的地方,不是为了散播焦虑,而是为了准备预案(Plan B)。比如,核心开发万一生病,那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另一个同事熟悉他的代码,做好备份?第三方接口万一挂了,我们系统有没有降级方案,保证核心功能还能用?客户拖延稿件,我们合同里有没有写清楚延期责任?
项目管理不是保证不出问题,因为问题总会出。项目管理是在问题出现之前,就想好了应对它的办法,这样当问题真的来临时,才不会手忙脚乱。
最后,还有一个看似很虚但很重要的能力:问问题,而不是给答案。
特别是对于技术出身的项目经理,很容易犯一个毛病:当团队成员遇到技术难题时,总想自己上手去解决,或者直接告诉他“你应该这样这样搞”。
短时间内,这可能效率很高。但长期看,这会毁掉你的团队。第一,你累死自己。第二,团队成员没有成长,他们只是在执行你的命令,而不是在思考。
聪明的项目经理会克制住自己给答案的冲动。当团队成员来求助时,他会问:“你尝试过哪些方法?你觉得问题可能出在哪里?如果我们换个思路,从XX角度看,会不会有新的可能?”
他通过提问,引导团队自己去思考、去找到答案。这样做,解决问题的方案通常更好,因为是身处一线的执行者想出来的。而且,团队成员会更有成就感和归属感。你不是他们的领导,你是他们的教练。你负责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去打赢这场比赛。
至于那些项目管理工具,比如Jira、Asana、甘特图什么的,都只是工具。它们能帮你把上面的思考过程记录下来、展示出来,但它们不能代替你思考。一个思路混乱的人,用再好的工具,做出来的项目计划也是一团糟。
所以,翻译能力、拆解能力、预期管理、风险识别、以及提问的能力,这些才是项目经理真正的内功。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