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定向就业什么意思

定向就业,说白了,就是还没上大学,工作就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你、学校、用人单位,三方提前签个合同。毕业后,你不用参加招聘会,不用投简历,直接去这家单位上班。就这么简单。

听起来很美,对吧?像是给人生上了个保险。但这里面的门道,比你想的要多得多。这事儿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省心省力;用不好,能把你未来好几年的路都给锁死。

我们先拆开来看看,这事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通常,搞定向就业的,都不是什么普通的小公司。它们一般是两类:一类是国家重点单位,比如航天、军工、核工业这些,需要特定专业、而且还要求你忠诚可靠的人才。另一类是地方政府,特别是那些偏远地区或者急需发展某个产业的地区,他们留不住人,就用这种方法“预订”人才。

流程大概是这样:
1. 单位提需求:比如,西部某个省份的某个县,急缺基层公务员或者教师、医生。他们就会和一所大学合作。
2. 学校设名额:大学在招生计划里,专门划出几个名额,标明“定向就业”。这个信息在你看高考招生简章的时候,会写得清清楚楚。
3. 你来做选择:你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如果选了这种定向专业,通常意味着你的录取分数线可能会比这个学校的普通专业低一些。这对分数没那么高的同学来说,是个进入好学校的机会。但是,你一旦被录取,入学前就要签一个定向就业协议。
4. 毕业去报到:大学四年读完,拿到毕业证,你就得按照协议,去指定的单位工作。

听起来,这好像是个“三赢”的局面。单位得到了稳定的人才,学校提高了就业率,学生解决了工作问题。但对你个人来说,这笔账得算清楚。

我们先说说好处,确实很实在。

第一,工作稳定,没有“毕业即失业”的焦虑。 这是最大的诱惑。想想你身边的同学,大四都在忙着实习、网申、跑招聘会,为了一个offer焦头烂额,而你,稳坐钓鱼台,毕业证一到手,工作就来了。这种确定性,在现在这个环境里,价值很高。

第二,经济上的优惠。 很多定向培养计划都会减免学费,甚至每个月还给你发生活补贴。我认识一个学弟,当年就是走的定向。他家境一般,定向的专业能免学费,每个月还有补贴。对他来说,这解决了上大学的经济大问题。四年下来,他基本没花家里的钱,还攒了点。

第三,有时候是进入好学校的“捷径”。 就像前面说的,定向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有时会比该校的平均线低10分、20分,甚至更多。用一个相对低的分数,上了一所985或211,对很多人来说,这个吸引力是巨大的。

但是,任何提前锁定的东西,代价都是自由。现在我们来说说这事儿的另一面,也就是风险和坑。

第一,你失去了选择的自由。
签下协议的那一刻,你未来几年的职业道路就被定死了。大学四年,是一个人变化最大的时期。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根本不感兴趣,你可能会遇到一个想一起去另一个城市发展的伴侣,你可能会突然想考研、想出国。但对不起,协议签了,这些路基本都被堵死了。你想毁约?行,我们下面就谈谈代价。

第二,违约的代价极高。
千万别以为这只是一纸空文。如果你毕业后不去指定的单位报到,或者服务期没满就想走,那就要面临高额的违约金。这个违约金是怎么算的?通常包括你大学期间享受的所有优惠,比如减免的学费、拿到的补贴,这些都要全额退还。而且,这还没完,往往还要加上一笔惩罚性的赔款。

举个例子。假设你大学四年,每年学费5000元,四年就是2万元。学校每个月给你发1000元补贴,四年下来就是4.8万元。这两项加起来就是6.8万元。这只是你要退还的部分。合同里可能还会写,违约金是这些总额的1.5倍或者2倍。这么一算,你可能要赔十几万。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这笔钱不是个小数目。更重要的是,违约记录可能会进入你的个人档案,对你以后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都会有影响。

第三,工作地点和环境可能不理想。
定向就业,很多时候是去哪儿,由不得你。特别是面向基层的定向岗位,比如定向到某个偏远县城的乡镇政府、学校或卫生院。大城市的同学可能很难想象那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你可能习惯了外卖、快递和便利的交通,但到了那里,这些可能都成了奢侈品。这种落差,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

第四,职业发展可能受限。
定向的岗位,往往专业性很强,或者是非常基础的岗位。你在那里工作5到8年(通常服务期都这么长),接触的业务可能很单一。几年后,当你服务期满了,想跳槽去市场化的公司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掌握的技能已经和社会脱节了,竞争力不如那些一直在市场上打拼的同龄人。

所以,到底该不该选定向就业?

这没有标准答案,完全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你想要什么。

什么样的人适合选?

  1. 目标明确且坚定的人。 比如,你从小就立志要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贡献,那么报考相关单位的定向专业,对你来说就是最优选择。你的个人理想和定向目标完全一致。
  2. 追求稳定高于一切的人。 你对去大城市闯荡没兴趣,就想有份安稳的工作,按部就班地生活。那定向到一个体制内的单位,对你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3. 家庭经济条件确实困难的人。 如果免学费、给补贴能让你顺利完成大学学业,那么用未来几年的服务期来换取这个机会,是值得考虑的。这首先解决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问题。

什么样的人要慎重?

  1. 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喜欢探索的人。 如果你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干什么,千万别碰定向。这等于是在你还没看清地图的时候,就帮你选了一条路走到黑。
  2. 忍受不了枯燥和约束的人。 你向往自由,想尝试不同的工作,想去不同的城市看看。那定向就业这种“圈养”模式,会让你非常痛苦。
  3. 仅仅为了“低分上名校”的人。 这是最大的坑。为了一个名校的牌子,把自己未来5到8年的自由搭进去,这笔交易大多数时候都不划算。等你真正进入大学,看到身边同学在规划考研、实习、创业,而你只能按部就班等着毕业去那个你不一定喜欢的地方时,你就会后悔。

最后,如果你真的在考虑定向就业,给你几个具体的建议:

第一步:把协议看清楚,每一个字都要看。
特别是关于服务期限、工作地点、岗位性质、违约责任这几条。服务期是5年还是8年?工作地点是市里还是偏远乡镇?岗位是技术岗还是行政岗?违约金到底怎么算?这些都得弄得明明白白。

第二步:去了解那个“用人单位”和“地方”。
别只看名字。同样是“某某局”,在省会城市和在偏远县城是两个概念。现在网络很发达,去查查那个地方的经济、环境、生活成本。甚至可以在知乎、贴吧上找找有没有在那里工作的前辈,问问真实情况。

第三步:和家人深入沟通。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你的选择会影响整个家庭。把好处和风险都摆在桌面上,和父母一起分析,听听他们的意见。他们的人生经验,有时候能帮你看到你忽略的问题。

总而言之,定向就业就是一个“用自由换稳定”的契约。它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这份契约是否符合你对人生的规划。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能放弃什么,再做决定。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定向就业什么意思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