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听起来像是填表时才干的活。但说真的,这事儿比想象中重要,也比想象中难。写得好,是帮孩子认识自己;写得不好,就是贴标签,还可能误导他。
首先,得分清两个词:兴趣和特长。很多人把它们混着用,其实完全是两回事。
兴趣,是孩子真心喜欢、愿意花时间去做的事,做了之后他会觉得开心。 比如,他没事就喜欢拿笔涂鸦,画房子、画奥特曼,一画就是半天,这就是兴趣。 或者,他喜欢听各种汽车的声音,能分辨出不同品牌发动机的动静,这也是兴趣。兴趣的关键在于“喜欢”,是内心的驱动力,不一定做得有多好。很多时候,孩子的兴趣是从好奇开始的。 比如,看到别人弹钢琴觉得很酷,自己也想试试,这最初只是好奇。 只有当他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就感,觉得比别人弹得好,才会慢慢变成真正的兴趣。
特长,就不一样了。特长是孩子做得比大多数同龄人都好的事。它是一种能力,是“擅长”。比如,学了半年舞蹈,动作协调性就是比班上其他孩子好;或者数学逻辑强,学新算法总是一点就通。特长不一定非得是孩子的兴趣。有些孩子钢琴弹到了八级,但这可能是家长逼出来的,他自己可能一点都不喜欢。
所以,第一步,先别急着下笔写,而是要观察,搞清楚哪个是兴趣,哪个是特长,哪个既是兴趣又是特长。
怎么观察?很简单,看孩子在完全自由的情况下会选择做什么。你不管他,他自己会跑去干什么?是安安静静地看书,还是上蹿下跳地摆弄乐高?是喜欢在纸上画画,还是对着镜子唱歌跳舞?一个孩子愿意持续去做、并且乐在其中的事,就是他的兴趣所在。
还可以多和他聊聊。但别问“你喜欢什么”这种大而空的问题。可以换个方式问,比如:“你觉得弹琴感觉怎么样?”“练习的时候遇到什么难事了?” 这种启发式的问题能引导他思考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简单给出一个“喜欢”或“不喜欢”的答案。 通过聊天,你能了解他对这件事的真实看法。
观察到了,也聊过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写。无论是为了填写学校的资料表,还是单纯想为孩子做个成长记录,写法都有讲究。
核心原则就一个:说具体的事,别用空洞的词。
很多人写孩子兴趣爱好时,就写两个字:“阅读”、“画画”、“音乐”。这等于什么都没说。HR在看简历时,看到这种写法,会觉得你根本没有真正的爱好。 放到孩子身上也一样,老师看了这种描述,对你的孩子还是一无所知。
要写得具体。怎么具体?用“动词+场景+结果”的句式来写。
举个例子。不要只写“喜欢阅读”。
你可以这样写:“喜欢阅读历史故事类的书籍。最近一个月独立读完了《上下五千年》,还能把三国时期几个重要战役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他会为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命运和我们争论半天。”
你看,这样一写,一个爱思考、有独立见解的小书迷形象就出来了。这里面有动作(独立读完、讲清楚、争论),有场景(最近一个月、和我们争论),有结果(能讲清楚来龙去脉)。
再比如,不要只写“喜欢画画”。
可以这样写:“对色彩和构图很敏感。喜欢用画笔记录生活,比如,春游后能凭记忆画出公园的景色,还会给画里的每个人物设计不同的表情和对话。他会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就为了调出一个自己满意的颜色。”
这就不是简单的“喜欢画画”了,而是展现了他的观察力、想象力和专注力。
写特长也是一个道理。不要用“聪明”、“有天赋”这种虚无缥缈的词。要用事实和例子来证明。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八种智能理论,包括语言、逻辑数学、空间、音乐等。 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框架,来发现和描述孩子的特长。
如果孩子语言能力强,很早就开始说话,而且喜欢讲故事、背诗词。 你就可以这么写:“语言表达能力比较突出。三岁时就能完整复述一个绘本故事。现在是班里的‘故事大王’,经常自己编故事讲给同学听,能把不同角色的语气模仿得很像。”
如果孩子逻辑数学能力强,对数字敏感,喜欢问“为什么”。 可以写:“对数字和规律很感兴趣。很小就喜欢玩数独和魔方。最近迷上了编程,已经能用图形化编程软件,独立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比如‘贪吃蛇’。”
写体育特长也一样。不要只写“擅长篮球”。
可以这样写:“热爱篮球,有很好的团队意识。在校队担任后卫,擅长组织进攻和传球。去年参加区里的小学生篮球赛,在关键比赛中,最后30秒助攻队友得分,帮助球队赢得了比赛。”
这样写,不仅说明了他会打篮球,还体现了他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心理素质。
在写的过程中,有几个坑一定要避开。
第一,不要无中生有,千万别撒谎。 比如孩子明明不爱看书,你为了让他的“履历”好看,写他博览群书。一旦老师跟他聊起某本书,他一问三不知,场面会很尴尬,还会让他觉得不诚实是可取的。
第二,不要把家长的期望当成孩子的兴趣。很多家长会让孩子学钢琴、学画画,但这真的是孩子自己喜欢的吗?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家长的功利心,强迫孩子学习,可能会让孩子对这件事产生厌倦。
第三,描述要客观,避免过度夸大。每个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最棒,但在描述时,要用事实说话,而不是一味地吹捧。写“获得过XX比赛三等奖”比写“他是个天才画家”要可信得多。
最后,我想说的是,记录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向外人炫耀,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他,支持他。 当你认真观察、记录和思考这件事时,你会发现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也更近了。你会知道他为什么会对某些事着迷,会在哪些地方遇到困难,以及你该如何帮助他。这个过程本身,比最终写出来的那几行字,要有意义得多。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