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岗笔试70分难吗?
这么说吧,这个问题本身,就透着一股子对这场“战争”残酷性认识不足的天真。我的回答是:难,而且不是一般的难。 它难的不是那张卷子本身有多少高深的理论,而是这个“70分”背后所代表的,是你在千百个同样点灯熬油、头发大把掉的竞争者里,需要挤进去的那个排名。
你得先搞明白一个核心逻辑:事业单位考试,它不是一个及格制的认证考试,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证(虽然已经取消了)或者初级职称。那些考试,你考60分,他考90分,你们都拿证,皆大欢喜。但事业单位,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淘汰赛。它更像是一场残酷的“大逃杀”,分数不是及格线,而是生存线。
假设一个岗位招1个人,进面比例是1:3,意味着笔试前三名才能获得面试的入场券。如果这次考试题目偏简单,大家普遍高分,第一名考了85,第二名82,第三名80,那你考个79.5,哪怕你离80分只差了临门一脚,对不起,你就是炮灰。反过来,如果题目难到变态,第一名只有68分,那你考个65分,可能就已经是天大的幸运儿,能昂首挺胸走进面试场。
所以,你看,纠结于“70分”这个绝对值,本身就是一种误区。真正的关键在于,你的分数,在所有报考同一个岗位的人里面,能排到第几。而通常来说,在大部分地区、大部分热门岗位的竞争中,70分,往往就是那道看起来不高,却横亘在无数人面前的分水岭。它通常意味着你已经击败了至少80%的对手,勉强摸到了面试圈的边缘。能不能进,还得看当次考试的整体难度和对手的“成色”。
聊完了这个残酷的现实,我们再来解剖一下,为什么想稳定地拿到这个“70分”级别的分数,就这么费劲。
首先,考试内容的“大杂烩”特性,让你防不胜防。
你以为的会计岗笔试,是考你借贷是否平衡,分录做得漂不漂亮,顶多再加点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错了,大错特错,那是企业会计的温情脉脉。事业单位会计的核心是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和 《预算法》。这套东西,对于绝大多数在企业里摸爬滚打,或者在学校里只学了企业财务会计的同学来说,简直就是一套全新的语言体系。什么“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轨并行,什么“双分录、双报告”,什么“在建工程”要区分资本性和非资本性投入……每一个知识点,都和你熟悉的那个世界格格不入。
这还只是“专业课”部分。你别忘了,事业单位考试,通常还有一张叫 《公共基础知识》 或者 《职业能力测验》 的卷子,它俩的分数要按比例折算的。这就意味着,你不仅要懂会计,你还得懂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你得知道时事政治,你得会分析法律案例,你得能看懂公文写作的格式,甚至还得了解一点科技、历史、地理常识。
这像什么?这就像你准备去参加一场重量级拳击赛,结果裁判告诉你,除了拳击,中间还要穿插考你一段芭蕾舞,再来个三千米长跑。每一项都要求你不能是短板,否则总分立马被拉下来。你的专业课考了80分,结果公共课考了40分,一平均,完了,又成了陪跑的。
其次,题目的“陷阱”多到让你怀疑人生。
事业单位的题目,尤其是单选题和多选题,最擅长的就是玩“文字游戏”。它不考你这个知识点“是什么”,它考你这个知识点“不是什么”、“不包括什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出题人会把书上某个犄角旮旯里的一句话,改一个字,或者偷换一个概念,就变成一个选项。
比如,《政府会计准则》里的一句话,“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题目选项里给你来一个A:“政府会计包括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再来一个B:“政府会计等同于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你看,就差两个字,“构成”和“等同”,意思千差万别。你在考场上那种高度紧张、时间紧迫的状态下,一眼扫过去,很容易就中招。
多选题更是重灾区,漏选、错选都不得分。五个选项里,你确定了三个是正确的,剩下两个模棱两可,你选还是不选?这种纠结,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消耗你的心力。想在这样的题目里拿到高分,靠的绝不仅仅是“我会了”,而是对知识点的精细化、颗粒化掌握,得做到“门儿清”。
最后,也是最磨人的,是备考过程对人性的极致考验。
考个70分,绝对不是你买两本教材,从头到尾看一遍就能搞定的事。那需要的是日复一日的枯燥重复。这个过程,我把它称为“人间炼狱”。
你得先系统地把教材过一遍,建立知识框架。这个过程很痛苦,因为很多东西你不理解。然后,你得开始疯狂刷题。不是做几套卷子就完事了,而是成百上千道题地刷。把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真题、模拟题,按章节、按模块,刷到吐。
刷题的意义不在于“对答案”,而在于“纠错”。每一道错题,都是你知识体系里的一个漏洞。你要做的,就是把这个错题对应的知识点,在书上找到,用红笔标出来,在旁边写下你为什么错,是概念不清,还是理解偏差,还是压根就没见过。然后,你需要一个错题本,把这些错题和分析全都抄录下来,定期回顾。
这个过程有多反人性?想象一下,你每天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别人在刷剧、打游戏、谈恋爱,而你,要面对的是一盏孤灯和一堆永远也做不完的题。你可能会连续一个月,模拟考的分数都在50分左右徘徊,那种挫败感,那种“我是不是个废物”的自我怀疑,会像潮水一样把你淹没。
我见过太多人,一开始雄心壮志,买了一堆书和课程,坚持不到一个月,书就放在角落里吃灰了。也见过很多人,考了两年、三年,每年都差那么几分,最后在崩溃的边缘放弃。
能坚持下来,并且最终考到70分以上的人,他们拥有的,早已超越了知识本身。那是一种强大的自律能力、信息筛选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抗压能力。他们知道如何制定计划,知道如何抵抗诱惑,知道如何在一次次失败后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然后继续往前走。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7.0分难吗?
难。它难的不是智商,而是心性。它是一场意志力的长跑,是对你学习能力、自控力和心理韧性的一场综合性、毁灭性的压力测试。你所付出的,是海量的时间,是放弃娱乐和社交的孤独,是面对不确定未来的焦虑。
如果你只是想“试试看”,那我劝你,别轻易趟这趟浑水。但如果你已经下定决心,愿意为此脱一层皮,那么,别去问难不难,直接去做。把教材啃烂,把真题刷透,把错题本翻到包浆。当你做到这一切的时候,那个70分,就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你应得的勋章。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