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二滩相去二里翻译

今天聊个有意思的翻译问题,“二滩相去二里”。这句话看着简单,每个字都认识,但直接用机器翻译,结果往往很奇怪。比如,你可能会得到类似 “Two beaches go to each other for two li” 这样的东西。这显然不通。

问题出在哪?就出在机器是按字面意思一个一个硬凑的。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失败的过程。

二 = Two
滩 = Beach
相 = Each other, mutually
去 = Go
二 = Two
里 = Li (a Chinese unit of distance)

你看,把这些词直接拼起来,就是“两个海滩互相走向对方二里”,这完全说不通。海滩又没有腿,怎么会“去”呢。

这就是学翻译,或者说真正理解一门语言时,必须迈过的第一道坎:不能只翻译单词,要翻译意思。一句话的意思,往往不等于每个字意思的简单相加。

那么,“二滩相去二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关键在于“相去”这两个字。在中文里,尤其是在稍微带点书面语或者古文影子的语境里,“相去”是个固定的词组。它不表示“互相去”,而是表示“相互之间的距离是”。它就是一个用来描述距离的结构。

比如我们说“两者相去甚远”,意思就是“这两者之间差别很大”,而不是“这两个东西互相跑得很远”。

所以,“相去”在这里的核心意思是“apart”或者“separated by a distance of”。

理解了这一点,整句话就通了。

“二滩”就是两个海滩或者两个沙洲。
“相去”就是它们之间的距离是。
“二里”就是两里地。

连起来,这句话的准确意思就是:这两个海滩之间的距离是两里。

好了,意思搞明白了,怎么翻成地道的英文呢?这里又有几个层次的选择。

第一种,最直接、最忠实原文的翻译:
“The two beaches are two li apart.”

这个翻译没毛病。它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所有信息,包括距离单位“里”(li)。如果你的读者知道“里”是什么,或者你想在翻译中保留一点中国特色,这是很好的选择。

第二种,更方便读者理解的翻译:
“The two beaches are one kilometer apart.”

一公里约等于二里。这种翻译做了一个单位换算。好处是,一个不懂中国度量衡的外国人,能立刻明白这个距离到底有多远。这在很多实用性的文本里是更好的做法。比如你在写一个旅行指南,告诉游客两个景点离多远,换算成公里或英里,对他们帮助更大。

这种做法的取舍在于,你牺牲了一点点原文的“原汁原味”,换来了更好的可读性。翻译本来就是一种取舍。

第三种,稍微啰嗦但更清晰的翻译:
“The two beaches are separated by a distance of two li (about one kilometer).”

这种方式很保险。既保留了原文的单位,又给出了换算后的结果。在需要精确、又不希望读者产生困惑的场合,比如一些说明性文档里,这种做法很常见。

你看,从一个不通的机器翻译,到三个可行的、各有侧重的翻译,中间的差别就在于你是否理解了中文的表达习惯,而不只是单词本身。

这个小例子其实揭示了做翻译的一个核心原则:上下文和语境决定一切。

我们再深入一点。“滩”这个字,就一定翻译成 beach 吗?不一定。

如果这句话出现在描述海边风光的文章里,翻译成 beach(海滩)最合适。
但如果它出现在一篇讲内陆河流的文章里,比如描述黄河两岸的景象,“滩”更可能指的是 riverbank shoal(河岸的沙洲)或者 sandbar(沙坝)。

所以一个负责任的译者,看到“二滩相去二里”时,他脑子里会立刻冒出几个问题:
1. “相去”是什么意思?哦,是“相距”。
2. “里”这个单位要不要换算?看读者是谁。
3. 这个“滩”到底是什么滩?我得看看上下文,这句话是描述大海还是大河?

没有上下文,任何翻译都可能是瞎猜。

我刚开始做翻译练习的时候,也经常犯这种直译的错误。比如看到“他吃了一惊”,就直接翻译成“He ate a surprise”。这和“Two beaches go to each other”一样可笑。因为“吃一惊”也是一个固定的中文表达,意思是“感到惊讶”,和“吃”这个动作没关系。正确的翻译是“He was surprised”或者“He got a shock”。

要避免这种问题,其实有个很简单,但很多人会忽略的训练方法。

第一步:先别急着查字典。完整地读一句话,用你的母语常识去判断,这句话通不通顺。比如“二滩相去二里”,你用中文的思维想一下,海滩“去”一个地方,这不合理。当你感觉不合理的时候,就说明这里面可能有固定搭配或者特殊用法。

第二步:识别出那个“不合理”的部分。在这句话里,显然是“相去”最可疑。这时候,不要分开查“相”和“去”,而是把“相去”作为一个整体去查。你一查就会发现它的意思是“相距”。

第三步:理解了核心意思后,重新组织句子。这句话的核心就是“A和B的距离是C”。把主语(二滩)、谓语(相距)、宾语(二里)放进去,意思就清晰了。

第四步:用目标语言(比如英语)把这个核心意思表达出来。在表达的时候,就要考虑我们前面说的,怎么让读者读得懂、读得顺。是保留“里”还是换算成“kilometer”?句子结构用 “are… apart” 还是 “are separated by…”?这些都是基于对目标读者和语境的判断。

所以,“二滩相去二里”这个翻译问题,它小,但它五脏俱全。它里面包含了词组的固定用法、单位的文化差异、上下文的重要性,以及翻译中的取舍策略。搞懂了它,你就等于理解了翻译工作中一半的精髓:翻译的不是字,是意思,是场景,是藏在文字背后的那个真实的世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二滩相去二里翻译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