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财务管理》中级会计知识点:筹资分类

咱们聊聊筹资分类这个事。考中级《财务管理》的时候,这块儿是个基础,但很多人就是死记硬背,没想明白背后是为什么。其实你把它当成一个公司老板怎么找钱的故事,就好理解多了。

公司要发展,就得有钱。钱从哪来?这就是筹资。怎么分呢?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分法,是按钱的“姓”来分。钱也分姓氏,一个姓“股”,一个姓“债”。

第一种分法:股权筹资 vs. 债务筹资

这个是最核心的分类,一定要搞懂。

先说 股权筹资
简单说,就是找人当合伙人,卖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换钱。你拉朋友一起开个奶茶店,你出技术,他出5万块钱占30%股份,这5万就是股权融资。对大公司来说,就是增发股票,让新股东进来。

股权筹资的好处很明显:
1. 风险低。 这钱拿了就不用还本金,公司赚钱了就分红,亏钱了大家一起扛。没有固定的还本付息压力,公司的财务风险就小。这对初创公司或者业务不稳定的公司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
2. 能借到更多钱。 你看,公司所有者权益多了(就是股东的钱多了),资产负债率就下来了。这时候你再去银行借钱,银行一看,你老板自己都投了这么多钱,家底厚,风险小,也更愿意借给你。所以,股权筹资能增强公司的后续借债能力。

但是,坏处也很要命:
1. 贵。 这是股权筹资最大的缺点。为什么贵?你想,股东是来投资的,不是来做慈善的。他们承担了最大的风险(公司黄了,他们血本无归),所以他们要求的回报也最高。这种回报要求,就是公司的“资本成本”。债务的成本(利息)是固定的,比如5%,但股东可能期望每年15%甚至更高的回报。这个成本平时看不见,但它实实在在存在。
2. 分散控制权。 公司本来是你一个人的,现在多了个股东,公司的重大决策就得听他的意见。如果上市了,引进了成千上万的股东,管理层就可能受到各种干扰,甚至可能发生“野蛮人敲门”,公司控制权被抢走。

再说 债务筹资
这个更好理解,就是借钱。跟银行贷款、发行公司债券、甚至欠供应商的货款(应付账款),都算。你还是开那个奶茶店,这次你不找合伙人,而是去银行借了5万块,约定一年后连本带利还清。

债务筹资的好处,正好是股权筹资的短板:
1. 便宜。 债主的风险比股东小,因为不管公司赚不赚钱,你都得还本付息。而且,公司有资产可以抵押。风险小,他们要求的回报(利息)自然就低。
2. 能省税。 这是《财务管理》里一个特别重要的知识点,叫“税盾效应”。公司支付给银行的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比如你赚了100万,利息付了10万,那你交企业所得税的基数就是90万,而不是100万。相当于国家帮你承担了一部分利息成本。而你给股东的分红,必须在税后利润里支付,一分钱税都省不了。
3. 不丢控制权。 债主只是借钱给你,他们不参与公司经营。只要你按时还钱,公司还是你一个人说了算。

坏处也很直接:
1. 风险高。 借钱是要还的。不管你生意好坏,每个月或每年的本金利息是刚性支出。一旦现金流断了,还不上钱,银行就可能抽贷,甚至申请让你破产清算。这就是财务风险。很多公司不是不赚钱,就是被债务活活拖死的。
2. 限制多。 银行借钱给你,通常会有一堆限制条款,比如资产负债率不能高于多少,不能随便拿资产去抵押给别人等等。这些条款会束缚公司的手脚。

所以你看,这两种方式没有绝对的好坏,完全是取舍。一个公司到底用哪种方式,或者两种方式怎么搭配(这就是“资本结构”问题),是财务总监天天头疼的大事。

第二种分法:长期筹资 vs. 短期筹资

这个是按钱的使用时间来分的。

短期筹资,就是指一年内就要还的钱。
比如,你从银行拿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了进一批货欠供应商的应付账款,这些都是。短期筹资主要是为了解决日常经营的资金周转问题。比如马上要给员工发工资了,但货款还没收回来,就得赶紧找笔短期的钱垫上。它的特点是灵活、快,但因为期限短,利率波动可能比较大,有再融资风险(就是这次借的到期了,下一笔还不一定能借到)。

长期筹资,就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钱。
比如,公司要盖个新厂房,要搞个五年的研发项目,这种大事,花的钱多,回报周期也长。总不能用三个月就要还的短期贷款去盖一个要用三十年的大楼吧?这就叫“期限错配”,风险巨大。所以,干大事就要用长期的钱。发行股票、发行长期债券、申请长期银行贷款,这些都属于长期筹资。它的特点是稳定、金额大,但申请流程复杂、成本也高。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原则,叫 “期限匹配原则”。简单说就是“长钱干长事,短钱干短事”。用长期资金去支持长期资产(比如厂房设备),用短期资金去支持短期周转(比如存货)。这样公司的资金链才安全。

第三种分法:内部筹资 vs. 外部筹资

这个是按钱的来源地来分的。

内部筹资,就是用公司自己赚的钱。
最主要的就是“留存收益”。公司每年赚了净利润,一部分分给股东(分红),剩下没分掉的,就留在公司继续发展。这部分钱就是留存收益。另外,像计提的折旧,虽然不是利润,但在现金流量表里,它也是一种内部的现金来源。

内部筹资是最好的筹资方式,没有之一。
首先,成本最低。它不像借钱要付利息,也不像发股票有很高的承销费用和发行成本。
其次,没那么多事。不用看银行脸色,不用求爷爷告奶奶找投资人,自己有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自主权最大。
一个能持续靠内部筹资发展的公司,说明它的主营业务非常健康,造血能力很强。

外部筹资,就是从公司外部找钱。
上面说到的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只要是从公司外拿钱,都算外部筹资。比如找投资人、跟银行借钱、发行股票债券等等。
什么时候用外部筹资?一般是公司要大发展,内部赚的钱不够用了,或者有很好的投资机会,需要快速抓住,这时候就得向外伸手了。

这三种分类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交叉的。
比如,公司向银行申请一笔五年期贷款。
按第一种分法,它是“债务筹资”。
按第二种分法,它是“长期筹资”。
按第三种分法,它是“外部筹资”。

再比如,公司把今年赚的利润留下来,没分红,用来买新设备。
按第一种分法,这钱本质上属于股东,所以是“股权筹资”。
按第二种分法,它是“长期筹资”(因为用于长期资产)。
按第三种分法,它是“内部筹资”。

理解了这几层关系,你就把筹资分类这个知识点彻底搞明白了。它不是几个孤立的表格,而是一个立体的框架,帮你分析一家公司到底是怎么找钱、怎么花钱,以及它承担着什么样的风险。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财务管理》中级会计知识点:筹资分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