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脱氢乙酸钠是反式脂肪酸吗

不是一回事,完全不是。脱氢乙酸钠和反式脂肪酸,它俩从娘胎里出来就不是一个东西,化学结构、作用、来源,没一个沾边的。把它们俩放一起聊,就像问“酱油是可乐吗”一样,听着都觉得哪里不对劲。

咱们先拆开看,一个一个说清楚。

先说脱氢乙酸钠,这到底是个啥?

简单说,脱氢乙酸钠是个防腐剂。 它的学名叫脱氢乙酸钠,有时候也叫脱氢醋酸钠。 你在买面包、糕点、酱菜这类保质期不能太短的食品时,翻到配料表,就有可能看到它的名字。

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抑制霉菌、酵母菌和一些细菌的生长。 很多食物,尤其是水分含量高、又松软的,比如面包糕点,简直是微生物的天堂乐园,放不了几天就可能长毛。 为了让这些食物能多放几天,不变质,工厂就会加一点脱氢乙酸钠进去。

从化学角度看,它的分子式是 C8H7NaO4。 这是一个有机化合物的钠盐。 记住这个“盐”字,后面要考。它跟脂肪酸没啥亲戚关系。它的优点是抗菌范围广,效果好,而且对酸碱度要求不苛刻,不像有些防腐剂只能在酸性环境里干活。 再加上价格便宜,所以过去在食品工业里用得挺广。

当然,这两年关于它的争议也不少。主要是一些研究发现,长期并且大量地摄入,可能对健康有潜在风险,比如可能影响肝、肾功能。 于是,国家也开始调整标准了。根据2024年发布的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从2025年2月8日开始,面包、糕点这类食品里就不能再用它了。 这不是说它有剧毒,吃了就完蛋,而是在食品安全领域,我们总是在追求风险最小化。 既然有更安全的替代品,那就用更好的,把潜在风险再降一级。

所以,脱氢乙酸钠的身份很明确:一个即将被限制使用范围的食品防腐剂,是一种有机盐。

接下来说反式脂肪酸,这又是个啥?

反式脂肪酸,听名字就知道,它是一种脂肪酸。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基本单元。反式脂肪酸属于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

这里得稍微解释一下“反式”这个词。不饱和脂肪酸的分子链上,至少有一个碳-碳双键。你可以想象成两个碳原子手拉手。正常情况下,天然植物油里的不饱和脂肪酸,双键两边的氢原子都在同一侧,像两个乖乖坐好的小孩,这种叫“顺式”结构。

但“反式”结构不一样,双键两边的氢原子跑到了对角线的位置,一上一下。 这种结构让整个分子链变得更直、更稳定。

反式脂肪酸主要有两个来源:

第一个是天然的,牛、羊这类反刍动物的胃里,有一些细菌会天然产生少量反式脂肪酸,所以它们的肉和奶制品里会含有微量。 这种天然的反式脂肪酸量很少,一般认为对健康影响不大。

第二个,也是我们主要担心的来源,是人工制造的。 以前,液态的植物油,比如大豆油,性质不稳定,不耐高温,容易坏。 为了让它变得更稳定、耐储存、还能在常温下像黄油一样是半固态,食品工业就发明了一种叫“氢化”的技术。 这个过程简单说就是往液态植物油里通入氢气。但如果氢化不完全,一部分顺式脂肪酸就会转变成反式脂肪酸。

这种人造反式脂肪酸有很多“优点”:能让食物更酥脆、保质期更长、成本还低。 所以,以前的起酥油、人造奶油、代可可脂里含量很高,像饼干、蛋糕、薯条、奶茶里的“奶精”(植脂末)等都是重灾区。

但是,大量研究证实,人造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有严重危害。 它可以说是“坏脂肪”里的头号通缉犯。它会升高你血液里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还降低“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这一升一降,就会大大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如动脉硬化、心脏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都建议,每天来自反式脂肪的热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

所以,反式脂肪酸的身份也很明确:一种对心血管健康危害极大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植物油的不完全氢化过程。

为什么它俩完全不是一回事?

对比一下,答案就出来了。

  1. 化学本质不同:脱氢乙酸钠是一种有机盐,它的分子结构里没有长长的脂肪酸链。而反式脂肪酸,顾名思义,它首先得是“脂肪酸”,是一种含有特定“反式结构”双键的长链羧酸。 一个是盐,一个是酸,化学分类上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2. 在食品中的作用不同:脱氢乙酸钠是防腐剂,它的作用是跟微生物作斗争,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延长保质期。 它本身不提供口感,也不属于营养成分。而反式脂肪酸(通常是以含有它的氢化植物油形式存在)是作为一种油脂被添加到食品中的。它的作用是改善食物的口感(比如让饼干更酥脆)、提升稳定性、延长货架期。 它是脂肪,是提供热量的。

  3. 来源不同:脱氢乙酸钠是化学合成的。 反式脂肪酸虽然也有少量天然存在,但我们日常担心的主要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植物油氢化不完全产生的。

  4. 对健康的影响机制不同:脱氢乙酸钠的争议在于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存在的潜在毒性风险,主要指向肝肾损伤。 而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则非常明确且直接,主要攻击目标是心血管系统,通过影响血脂来增加心脏病风险。

把这两个东西混为一谈,可能是因为它们都出现在加工食品的配料表里,而且名字听起来都有点“化学感”,让人不安。但实际上,它们的性质和功能差异巨大。搞清楚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你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对于脱氢乙酸钠,既然国家标准已经更新,未来它会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尤其是在面包糕点里。 在过渡期,如果你在意,可以多看看配料表,选择不含这种成分的产品。

但对于反式脂肪酸,你需要时刻保持警惕。虽然现在很多国家都要求强制标注,甚至禁用部分氢化植物油,但学会看配料表依然是保护自己的关键一步。 如果看到“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起酥油”、“植脂末”、“代可可脂”这些词,就要多留个心眼。 尽量选择那些营养成分表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的食品。当然,根据我国规定,含量≤0.3g/100g就可以标为“0”,所以标“0”不等于完全没有,关键还是要少吃深度加工的零食和油炸食品。

总而言之,脱氢乙酸钠和反式脂肪酸,一个是防腐剂(盐),一个是坏脂肪(酸)。它俩除了都可能出现在同一块加工糕点的配料表上,真的没有任何关系。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脱氢乙酸钠是反式脂肪酸吗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