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是整个初中阶段的基础,这个时期学得扎不扎实,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很多人感觉到了初一,数学难度一下子就上来了,有点跟不上。这很正常,因为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了。小学数学更偏向算术,是具体的数字计算。而初中数学开始引入字母、代数式和方程,变得更加抽象,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高了很多。 所以,复习方法必须跟着改变。
首先,要改变一个观念,就是别再像小学那样,觉得听懂了课就万事大吉了。初一数学,听懂和会做是两回事。老师在课上讲例题,思路清晰,步骤明确,你跟着听,觉得“嗯,明白了”。但自己一上手做题就卡壳,这是很多人的通病。根本原因在于,你只是被动接受了知识,没有主动去思考和消化。所以,第一个要做的事,就是把课堂和作业之间的环节补上。
具体怎么做?就是复习。每天放学回家,别急着写作业,先花15到20分钟,把今天数学课上讲的内容快速过一遍。 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回顾老师是怎么引入一个新概念的,怎么推导出公式的,例题又是怎么一步步解出来的。这个过程很重要,是在帮你把新知识和你脑子里已有的知识连接起来。如果发现有的地方想不起来了,或者某个步骤的逻辑断了,立刻翻开课本或者笔记看。把这个断点接上,你对知识的理解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这个习惯坚持下来,比熬夜刷一百道题都有用。
接下来就是做作业。做作业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交给老师,而是为了检验你今天学的东西到底掌握了多少。所以,做题的时候要独立完成。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立刻就去看答案或者问同学。 先自己琢磨,回到课本里找相关的概念和例题,看看能不能找到解题的思路。 这个过程虽然有点痛苦,但它是在训练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数学成绩的差距就是在这里拉开的。实在想不出来,可以先跳过,做完其他的题目再回来看,有时候思路就通了。如果最后还是没搞定,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并且一定要弄明白自己究竟是卡在了哪个环节。
然后,我要说的就是错题本。这个方法虽然老套,但是真的管用。错题是你学习上的宝贵资源,因为它最直接地反映了你的知识漏洞和思维误区。 准备一个本子,把平时作业、测验里做错的题目都记下来。但不是简单地抄一遍题目和正确答案就完了。关键是要在旁边写下三样东西:第一,这道题考的是哪个知识点;第二,你当时是怎么想的,错在哪里;第三,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步骤是什么,以后遇到同类问题要注意什么。
举个例子,比如你错了一道关于“合并同类项”的题,把 3a²b 和 2ab² 合并了。那你就要在错题旁边写:知识点是“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我错的原因是只注意了字母相同,忽略了指数要相同,把 a²b 和 ab² 当成了同类项。正确的做法是,只有完全满足同类项定义的才能合并,系数相加,字母和指数不变。像这样把一道错题分析透彻,比你囫囵吞枣地做十道新题效果还好。而且,一定要定期翻看错题本,尤其是在考试前,它就是你最高效的复习资料。
除了以上这些日常的学习习惯,针对初一数学的几个重难点,也需要一些特别的复习策略。初一上学期的重点是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和一元一次方程。有理数的难点在于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特别是涉及到符号变化的时候很容易出错。复习这个部分,最好的办法就是结合数轴来理解。数轴是一个特别好的工具,它可以把抽象的数字变得直观。比如,一个数加一个负数,就是在数轴上向左移动;减去一个负数,就等于加上一个正数,是在数轴上向右移动。通过画图,你会对这些运算规则有更深刻的理解。
整式的加减,关键是掌握“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这两个基本功。去括号的法则是: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这个法则一定要记牢,并且通过大量练习形成肌肉记忆。合并同类项前面已经提到了,核心就是准确判断什么是同类项。
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代数的重点,也是以后学习更复杂方程和函数的基础。解方程的本质就是通过“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最终把方程化为 “x = a” 的形式。复习的时候,要确保自己对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些步骤都非常熟练。同时,要开始培养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应用题。做应用题的关键是审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比如,行程问题里的核心等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工程问题里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把这些基本的模型搞清楚,遇到问题时才能往上套。
到了初一下学期,会接触到平面几何,比如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几何和代数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几何更需要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对于刚接触几何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一是学会看图,二是学会规范地写证明过程。看图的时候,要能从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基本的图形,比如从一个大三角形里找出几个小三角形,或者找出里面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时可以多动手画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已知的条件和要求证的结论,这样能帮助理清思路。
几何证明题有固定的书写格式,因为什么,所以什么,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据。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很繁琐,但这是在培养你的逻辑严谨性。复习的时候,可以把课本上的经典例题和定理的证明过程抄几遍,模仿它的格式,慢慢就习惯了。
总的来说,复习初一数学,没有捷径。它需要你改变小学的学习习惯,变得更主动、更注重思考和总结。每天坚持复习、认真对待作业、用好错题本,针对代数和几何的不同特点进行专项练习。这个过程可能不会马上就看到效果,但只要坚持下去,打好这个基础,到了初二初三,你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