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工活,说白了就是给墙刷漆。这事听起来简单,但门道不少。“三分做,七分油”这话不是白说的,油工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最后整个家的颜值。 这活儿看着不难,但想做好,真得花心思。 下面就把整个流程拆开来,一步一步说清楚。
第一步:清场和保护,别嫌麻烦
动手之前,第一件事是把屋子清空。家具、杂物都搬走,没法搬的就用旧床单或者专用的保护膜盖严实。 地板尤其重要,油漆滴上去很难弄,最好用报纸或者塑料布铺满,再用胶带粘好。 门框、窗框、开关面板这些不需要刷漆的地方,要用美纹纸贴起来。这个准备工作虽然琐碎,但能省掉后面大量的清洁麻烦,绝对值得。
第二步:检查和处理墙面基层,这是基础
新房和旧房的墙面状况不一样,处理方法也不同。
-
新房(毛坯房): 先检查墙面。开发商做的基层可能不咋地,有空鼓、开裂的地方要先处理掉。 墙面一般要先刷一层墙固,这东西能把墙上的浮灰固住,让后面的腻子粘得更牢。
-
旧房翻新: 如果原来的墙面是乳胶漆,而且已经起皮、开裂,那就得毫不犹豫地全部铲掉,一直铲到露出水泥砂浆层。 要是墙纸,就得先撕掉,再把残留的胶水清洗干净。 总之,目标是得到一个干净、结实的基层。
检查墙面平不平整也很关键。用一把长点的靠尺贴在墙上,看看缝隙大不大。不平的地方,后面要用石膏来找平。
第三步:找平、贴网、刮腻子,耐心活
墙面处理干净后,就开始正式的“塑形”工作了。
-
石膏找平: 对于墙面不平整的地方,要先用石膏来找平。 特别是墙角的阴阳角,要用专门的角条配合激光水平仪来做,这样刷出来的墙角才能笔直。
-
防裂处理: 新旧墙体连接处、开过槽的地方,还有石膏板吊顶的接缝处,都容易开裂。这些地方必须贴上防裂网格布或者牛皮纸绷带。 别省这步,不然住进去没多久墙面就给你“画地图”。
-
刮腻子: 腻子是让墙面变光滑的关键材料。刮腻子一般至少要两遍,甚至三遍,具体看墙面情况。 每一遍都不能刮太厚,不然容易开裂。 而且,必须等前一遍腻子完全干透了,才能刮下一遍。南方潮湿的地方,最好用耐水腻子,防潮防霉。 厨房和卫生间的石膏板吊顶,也必须用耐水腻子。
一个细节:刮腻子之前,最好让木工把筒灯、射灯的孔都开好。 这样可以避免刷完漆再开孔,破坏漆面。
第四步:打磨,决定最终质感
腻子干透后,就到了最考验耐心和技术的打磨环节。打磨绝对是个脏活,会产生大量粉尘,所以操作时一定要戴好口罩。
打磨要用砂纸,从粗到细来。 关键是要在晚上,用一个大功率的灯泡(比如200瓦以上)贴着墙面照,这样墙上任何不平整的地方都会被光线放大,看得一清二楚。 一边照,一边用砂纸打磨,直到整个墙面在灯光下看起来光滑平整,摸上去没有颗粒感为止。 打磨的效果,直接决定了最后刷完漆墙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
第五步:刷底漆,不能省的一步
打磨完,把墙面的粉尘彻底清理干净,就可以刷底漆了。 有人觉得底漆没必要,这是个误区。底漆的作用很大:
- 封闭基层: 腻子大多是碱性的,底漆可以起到抗碱作用,防止墙面返碱、发花。
- 增强附着力: 底漆能让面漆更好地附着在墙上,不容易脱落。
- 节省面漆: 刷了底漆后,墙面没那么“吃”漆了,可以减少面漆的用量。
底漆一般刷一遍就够了,一定要涂刷均匀,不能有漏刷的地方。
第六步:刷面漆,出效果的最后一步
等底漆完全干透,就可以刷面漆了。面漆就是我们最终看到的墙面颜色和效果。
-
顺序: 刷漆要从上到下,先刷天花板,再刷墙面。 这样可以避免刷天花板时油漆滴落到已经刷好的墙面上。
-
遍数: 面漆通常要刷两遍。 第一遍可以稍微加一点水稀释(具体比例看油漆说明),让墙壁更好地吸收。 等第一遍完全干透后,再刷第二遍。第二遍可以不加水或者少加水,这样漆膜的遮盖力和质感会更好。
-
工具和方法: 大面积的地方用滚筒刷,速度快;墙角、开关周围等细节地方用小刷子补齐。 滚涂的时候,可以先用粗滚筒把油漆均匀涂开,然后马上用细滚筒再滚一遍,这样墙面会更细腻。 网上流传的“W”型刷法,就是为了让油漆更均匀。
第七步:收尾和养护
刷完漆不是立刻就完事了。
-
清理: 等油漆干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小心地把之前贴的美纹纸撕掉。 清理掉落在地上或家具上的漆点。
-
验收: 检查墙面颜色是否均匀,有没有漏刷、流挂、起泡的地方。
-
养护: 墙面漆完全干透需要时间,一般是7天左右。 这期间要注意保护墙面,别去磕碰。通风也很重要,但不要在漆没干透的时候就开大窗户猛吹,尤其是在天气冷的时候,这样容易让漆膜开裂。 最好是等漆膜充分干燥后,再正常通风。
油工活是个细致活,每一步都环环相扣。前期准备做得足,后面施工才能顺畅;基层处理得好,漆面效果才有保障。虽然过程繁琐,但看着自己的家一点点变漂亮,那种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