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018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及答案(第一套)

我们直接来看这套题。2018年6月的第一套四级卷子,整体难度不算大,但里面有不少小坑。如果你当时考了,或者现在拿来练手,会发现它考的都是些基本功。

第一部分:写作

题目要求写一篇关于“尊师”的文章。具体指令是 “how to show respect to teachers”。

这种话题作文,四级里很常见。写人、写事、写观点,尊师属于观点类,而且是贴近校园生活的。出题老师很喜欢这类题目,因为它安全,大家都有话说。

写这种文章,最简单的结构就是三段式。别想搞什么复杂的,考场上时间紧张,清晰比花哨重要。

第一段,直接点题。告诉阅卷老师,尊师重道很重要。一两句话就行,比如:“Respecting teachers is a traditional virtue in our culture, and it’s still important today.” 意思到了就行,不用非得用什么高深词汇。

第二段,是文章的核心。题目问的是 “how”,你怎么做。这里就要给出具体的方法。至少写两到三个点,这样内容才显得充实。

  1. 课堂上专心听讲。 这是最直接的尊重。你可以写 “First, we should be attentive in class.” 然后稍微展开一下,比如专心听讲不仅能学到知识,也是对老师劳动成果的认可。
  2. 课后主动交流。 “Second, communicating with teachers after class is also a good way.” 可以是问问题,也可以是讨论。这表明你真的在思考。
  3. 表达感谢。 “Finally, don’t forget to say thank you.” 教师节送个小卡片,或者毕业时真诚地道个谢。这些小事,老师都会记在心里。

你看,这三点都很具体,不是空话。写作文最怕的就是满篇大道理,没有实际内容。

第三段,总结一下。重申尊师的意义,可以稍微升华一下,比如师生关系好了,学习氛围也会更好。一句话收尾:“By doing so, we can build a better relationship with our teachers and create a more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一个小建议: 考场上想不起来高级词,就用简单的词把意思说清楚。阅卷老师看的是你的逻辑和表达,而不是词汇量表演。句子通顺、没有语法错误,分数就不会低。

第二部分:听力

听力部分,很多人都觉得难。语速快,信息量大,听完就忘。这套题的听力,新闻部分有点难度,因为涉及的话题可能不熟。

新闻听力 (News Reports):
第一篇新闻讲的是一个关于机器人帮助老年人的项目。关键信息是:机器人能做什么(提醒吃药、联系家人),这个项目的目标是什么。听到数字、地点、人名要特别敏感。
第二篇讲的是共享单车在城市里的问题。shared bikes, problems, regulations。听的时候就要注意,它是在说好处还是坏处。这篇主要在讲负面问题,比如乱停放。

长对话 (Long Conversations):
对话比新闻简单,因为场景更生活化。
第一篇对话是关于一个男人想找兼职工作。他关心的是什么?工作时间、薪水、工作内容。女方给了他一些建议。问题基本会围绕这些核心信息展开。比如,男人为什么想找兼-职?他最后决定做什么?
第二篇对话是关于一个女生抱怨她的室友。这是四级听力对话里最经典的场景之一。抱怨什么?室友太吵、不爱干净。她想怎么办?想换宿舍。问题会问:这个女生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她打算怎么解决?

听力篇章 (Passages):
篇章听力,最关键的技巧是“预读选项”。在录音播放之前,你有几秒钟时间看题。快速扫一眼选项,猜一下这篇文章大概是讲什么。

比如有一篇文章讲的是“拖延症”。你看选项里反复出现 “procrastination”, “delay”, “deadline” 这些词,心里就有底了,知道要重点听跟“拖延”相关的内容。作者是怎么定义拖延症的?拖延症有什么坏处?有什么解决办法?这些通常就是考点。

听力答案参考:
1-25题的答案网上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关键是掌握方法。听力就是这样,你得多练,培养对关键词的敏感度。错过了就赶紧听下一题,不要纠结。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阅读是拿分大户,时间也最紧张。这套题的阅读文章不偏,都是常见题材。

选词填空 (Word Bank):
这篇文章讲的是关于“好奇心”的话题。
做这种题,我的方法是两步走:
1. 词性分类。 把备选的15个词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比如 “curiosity” 是名词,“explore” 是动词,“anxious” 是形容词。这样每个空能填什么词性的词,范围就小多了。
2. 语境判断。 看空格前后是什么,判断需要填的词的意思。比如,空前面是 “a strong…”,后面是 “to know something”,那中间很可能填一个名词,而且是跟“知道”有关的,备选词里的 “desire” (渴望) 就很合适。

这部分不要花太多时间,如果有个别空不确定,就先跳过,做完后面的题再回来看。

长篇阅读 / 段落匹配 (Information Matching):
这篇文章讲的是大学新生如何适应新生活。
这种题是送分题,但前提是方法要对。千万不要先读文章!
正确步骤是:
1. 先读题目。 把10个句子都读一遍,划出每个句子的关键词。比如一个句子说 “Some students may feel homesick.” 关键词就是 “homesick”。
2. 带着关键词回原文定位。 去文章里快速扫读,找 “homesick” 或者意思相近的词,比如 “miss their family”。找到了,那这个句子就对应这一段。
3. 一一匹配。 用这个方法把10个句子都匹配完。速度会快很多。

这个题型考的不是深度理解,是快速定位信息的能力。

仔细阅读 (In-depth Reading):
这是传统阅读题,考理解能力。
第一篇文章是关于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学习的对比。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在线学习有优势,但也有缺点,比如缺少互动。题目会问一些细节问题,比如“作者认为在线学习的一个缺点是什么?”,或者主旨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里找到对应的句子。
第二篇文章是关于人工智能(AI)对就业的影响。这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文章的观点是,AI会取代一些重复性劳动,但也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题目可能会问“根据文章,AI对蓝领工人的影响是什么?”或者“作者对AI的未来持什么态度?”。做这种题,关键是找到原文的依据,不要自己主观臆断。

阅读答案参考:
同样,具体答案很容易查到。我想强调的是解题思路。仔细阅读的每一个问题,答案都在文章的某一个或几个句子中。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它们。

第四部分:翻译

这部分的题目是关于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
段落不长,但包含了好几个关键信息点。

  • 时间: 农历正月十五。这句话怎么翻?“The Lantern Festival fall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这是固定说法,记住最好。记不住就说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也能得分。
  • 习俗1:吃汤圆。 “汤圆”可以直接用 pinyin “tangyuan”,后面可以加个括号解释一下 (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这是翻译中国特有事物的好方法。
  • 习俗2:赏花灯。 “赏花灯”可以说 “enjoying lantern displays” 或者 “watching decorative lanterns”。
  • 习俗3:猜灯谜。 “猜灯谜”是 “guessing lantern riddles”。

翻译的时候,先把整个段落看一遍,理解意思。然后一句一句翻。注意把句子连接起来,用一些连接词,比如 and, also, besides,让段落读起来更流畅。不要追求复杂的从句,简单句写对,分数就不会低。比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直接写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one of China’s traditional festivals.” 就完全可以了。

整套题看下来,它考察的都是你平时的积累。单词、语法、阅读速度,这些都不是靠考前突击就能解决的。所以,如果你正在备考,就把真题吃透,分析每一道错题,总结方法。比做一百套模拟题都有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2018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及答案(第一套)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