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护理管理的基本职能

很多人以为护士长就是个“大护士”,每天带着大家查查房,看看医嘱,顶多再处理几个难扎的针。要是你真这么想,那就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护理管理这活儿,压根不是临床技术的升级版,它是一套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这套模式的核心,就是几个基本职能:计划、组织、人力、指挥和控制。听着有点像教科书,但我们用大白话聊聊,你就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先说第一个,计划。

计划不是简单地写个明天谁上什么班。那是排班,是计划里最最基础的一小部分。真正的计划,是看未来。比如,我是个心内科的护士长,我得想,未来一年我们科室的目标是什么?是降低病人跌倒率?还是提高新技术(比如TAVI术后)的护理水平?

目标定下来了,就得有具体的行动方案。比如说目标是“降低跌倒率10%”。那我的计划就得包括:
1. 分析现状:先调出过去一年的数据,看看都是哪些病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容易跌倒。是因为地面滑?光线暗?还是因为某个药物的副作用导致病人头晕?
2. 制定措施:根据分析结果,我可能需要申请买一批防滑拖鞋,或者要求夜班护士每小时去巡视一下高危病人。我还得组织一次全科培训,让每个护士都熟练掌握跌倒风险评估表。
3. 预算和资源:这些措施都需要钱和人。买拖鞋要钱,搞培训要占用护士的工作时间。这些都得提前算好,写进科室的年度预算里,然后跟护理部、跟医院去要资源。

你看,计划就是一个“从目标到行动”的完整路线图。如果没有这个,整个科室的工作就会像没头的苍蝇,每天都在忙着处理眼前的事,但一年下来,你会发现什么进步都没有。大家都很累,但护理质量没提高。

说完了计划,就得有“组织”来让计划落地。

组织说白了,就是搭架子、定规则、理顺流程。光有计划,没人去干,或者大家各干各的,那计划就是一张废纸。组织这个职能,就是要明确“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向谁汇报”。

举个例子,我们科室要推行一个新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以前可能是功能制,一个人管发药,一个人管打针。现在要改成每个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几个病人。这时候,“组织”就得发挥作用了。
1. 划分小组:根据病床数量和护士能力,把护士分成几个责任小组。
2. 明确职责:得写清楚责任护士的职责范围是什么。从入院评估、健康教育,到执行医嘱、病情观察,再到出院指导,所有事情都归他管。辅助性的工作,比如换床单、送标本,可以交给护工。这个职责边界必须清晰,不然就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
3. 设计流程: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流程要重新梳理。比如,新病人来了,是谁去接?谁负责在多长时间内完成首次评估?评估完的信息怎么在小组内同步?这些流程都要文件化,变成人人都要遵守的标准操作程序(SOP)。

组织得好,科室内部的运转就像一台润滑良好的机器,每个齿轮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和作用,配合默契,效率自然就高。组织得不好,就是一盘散沙,指令传达不下去,事情没人负责,最后肯定出问题。

接下来是“人力”,这个在护理管理里尤其重要,因为护理工作是靠人来完成的。

人力资源管理,绝对不只是招几个人那么简单。它包括了选人、用人、育人、留人。
* 选人:面试新护士的时候,不光要看她操作熟不熟练,更要看她的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一个技术再好但天天跟同事吵架的人,对团队的破坏力是巨大的。
* 用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排班”。一个好的护士长,排班时会考虑很多因素。比如,不能把三个刚毕业的新护士都排在一个夜班,肯定要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带着。病区里今天有几个重病人,那这个班次的人手就要加强。还要考虑每个护士的个人情况,谁家里有急事,谁最近身体不舒服,都要尽量兼顾。这不只是人性化,更是为了保证安全。
* 育人:护士这个职业,不学习就会退步。护士长要负责制定科室的培训计划。是搞一次业务讲座,还是派人出去进修?对于新来的护士,要指定一个老师带教,并且定期检查带教效果。对于有潜力的老护士,要鼓励她们去考专科护士,给她们成长的机会。
* 留人:现在护士流失率很高,为什么?钱少、事多、压力大、没成就感。护士长虽然决定不了工资,但可以在后面几项上做文章。工作压力大,能不能通过优化流程来减轻一点?没成就感,能不能多一些公开的表扬和肯定?团队氛围不好,能不能及时调解矛盾?一个能留住人的护士长,一定是个懂得关心下属的管理者。

第四个职能是“指挥”,也可以叫“领导”。

这个职能最考验一个管理者的“软实力”。计划、组织、人力都偏向于制度和流程,而指挥,是跟人打交道。它要求管理者去沟通、去激励、去协调。

比如,一个病人病情突然变化,需要抢救。这时候护士长必须站出来指挥。谁负责按压,谁负责给药,谁负责记录,谁负责联系医生。指令必须清晰、果断,不能犹豫。这就是指挥。

再比如,科室里两个护士因为排班问题起了冲突。护士长不能和稀泥,也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她得分别找她们谈话,了解每个人的想法,然后把她们叫到一起,不是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引导她们把关注点放回工作上,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协调。

激励也很重要。护士的工作很辛苦,夜班熬得人憔悴,有时候还要面对不讲理的病人和家属。团队士气低落的时候,护士长的一句鼓励、一次小小的肯定,可能比发多少奖金都管用。她自己得以身作则,遇到困难第一个上,而不是躲在办公室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

最后一个是“控制”。

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强势,但它的本意是“监督和纠正”。简单说,就是确保所有事情都按照计划和标准在进行。如果偏离了轨道,就要及时发现并把它拉回来。

控制主要通过这几步来实现:
1. 建立标准:所有工作都得有标准。比如,静脉输液的“三查七对”就是标准。晨间护理要做到“六洁”也是标准。没有标准,就谈不上控制,因为你都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2. 监督检查:管理者必须定期去检查工作质量。比如,去抽查护士写的护理记录规范不规范,去病房看看床单位整不整洁,或者跟一个夜班,看看各项制度有没有被严格执行。这种检查不是为了抓谁的小辫子,而是为了发现系统性的问题。
3. 分析差异:把检查结果和标准进行对比。比如,我们这个月发生了两起给药错误事件。标准是零差错,现在出现了偏差。那就要分析,为什么会出错?是护士太疲劳了?还是药品标签不清楚?
4. 采取纠正措施:找到原因后,就要采取行动。如果是护士疲劳,那排班是不是有问题?如果是药品标签问题,那就要跟药剂科去沟通,改进标签。然后,还要再进行一轮培训,强化所有人的安全意识。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控制循环。它的目的不是惩罚人,而是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所以你看,计划、组织、人力、指挥、控制,这五个职能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护理管理者的日常。他需要像一个战略家一样制定计划,像一个建筑师一样搭建组织架构,像一个教练一样管理人力,像一个船长一样指挥方向,还要像一个质检员一样进行控制。这背后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心血,远远超出了一个“大护士”的范畴。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护理管理的基本职能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