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高职专科和专科有什么区别

老实说,高职和专科,现在基本就是一回事儿。

如果你非要问有什么区别,那答案是:在20年前,它们确实有区别。但今天,对于一个高中毕业生来说,这两个词几乎可以划等号。你毕业后拿到的文凭,在国家层面是被同等看待的,都是专科学历。

我们得从头说起,不然你搞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

在很久以前,大概是90年代到21世纪初那会儿,这两个概念确实指向不同的教育方向。

“专科”,全称是“高等专科学校”,我们一般简称“高专”。它的定位更偏向于理论教育,有点像本科大学的“压缩版”。很多本科大学自己也办有专科专业,比如“某某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或者一些独立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它们的课程设置里,理论课占的比重会大一些,培养目标是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专门人才。

而“高职”,全称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它的出身就更草根一些,很多高职院校的前身是中专或者技校。所以从诞生那天起,它的目标就特别明确:培养能直接上手干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它的课程里,实操、实训、实习的比例非常高。老师们讲课,不会跟你讲太多“为什么”,而是直接教你“怎么做”。比如学数控的,可能一半时间都在车间里对着机床。

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高专偏理论,高职偏技能。在一些人的观念里,高专似乎比高职要“高”那么一点点,因为听起来更像“大学”。

但是,这种区别慢慢就模糊了。

大概从2000年以后,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很多中专升格成了高职,高职院校的数量一下子多了起来。同时,教育部也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规范和整合。慢慢地,高专和高职在管理上、在培养目标上,都开始趋同。

国家给它们的统一定位,都叫“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

最关键的一点来了,也是你最需要记住的:不管是你上了名字叫“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校,还是上了叫“高等专科学校”的学校,你毕业的时候,拿到的毕业证书上,写的都是“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证书”。

你的学历,在学信网上查,就是“专科”。

毕业证上根本不会印“高等职业”或者“高等专科”这几个字来区分你。它们都属于同一个学历层次,享受完全一样的待遇。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专升本、找工作,没人会因为你的学校名字里带“职业”两个字就另眼相看。招聘单位看的是你的学校、你的专业,以及你这个人本身的能力,而不是纠结于你学校的名字。

所以,现在你看到的“XX职业技术学院”和“XX高等专科学校”,更多是历史名称的沿袭。比如,很多医学类、师范类的学校还保留着“高等专科学校”的叫法,而大部分理工科、工程类的学校都叫“职业技术学院”。这只是个名字,不代表它们在办学层次上有什么高下之分。

既然名字不重要,那什么才重要?

如果你正在面临选择,别再纠结“高职”还是“专科”这两个字了。你应该把精力放在更实际的地方,下面这几件事比名字重要一百倍:

第一,看专业。这是最重要的,没有之一。一个学校可能整体一般,但它有一个王牌专业,就业率特别高,行业认可度也好。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录取分数线很高,毕业生在珠三角很抢手。你选一个这样的专业,比去一个名字好听但专业很水的学校要强得多。怎么看专业好不好?去学校官网看,找它的重点建设专业、特色专业,再到网上去查查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口碑。

第二,看学校的类型和特色。有的学校是综合性的,什么专业都有点。有的学校是行业特色的,比如专门搞铁路的、搞电力的、搞民航的。如果你对某个行业特别感兴趣,那去这种行业特色鲜明的学校会更好。因为它们的课程跟行业结合得紧,师资很多也来自行业一线,而且校友资源都集中在这个领域,对你将来就业有直接帮助。

第三,看地理位置。城市很重要。一个在大城市的专科院校,能给你提供的实习机会、兼职机会、以及最终的就业机会,都比一个在小县城的学校要多得多。而且大城市的资讯更发达,你接触到的东西也不一样,眼界会更开阔。这对于专科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你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来弥补学历上的不足。

第四,看专升本的机会。很多读专科的同学,都有继续提升学历的打算。那你就要提前了解这个学校的专升本政策怎么样。学校自己有没有和本科院校的合作项目?往年的专升本成功率高不高?学校的学习氛围怎么样,支持不支持学生去考专升本?这些信息都很关键,直接关系到你未来的发展路径。你可以去贴吧、知乎或者找这个学校的学长学姐问问,能得到最真实的信息。

总而言之,别再被“高职”和“专科”这两个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词困住了。它们在今天就是一回事,都是国家承认的专科学历。你应该像一个成年人一样,透过名字去看背后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你想学的专业是什么,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强不强,它在哪个城市,以及它能不能支持你走得更远。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比什么都重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高职专科和专科有什么区别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