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资金筹集业务核算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筹集资金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公司找钱。钱的来源不同,会计上的账务处理就完全不一样。这事儿不能乱来,账做错了,后面会有一堆麻烦,比如税务检查、给投资人看报表时解释不清楚。咱们今天就把这事儿掰开揉碎了讲清楚。

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股东投钱

这叫股权融资。就是创始人、投资人把钱打到公司账户,换取公司的股份。

假设你和两个朋友开了家公司,注册资本是100万,每个人占相应比例。但为了公司能顺利启动,你们商量后一共凑了500万放进公司。

这个时候,会计分录是这么做的:

借:银行存款 5,000,000
贷:实收资本 1,000,000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4,000,000

这里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不是所有钱都进“实收资本”。“实收资本”这个科目对应的是工商注册的资本金,也就是那100万。它和股东的持股比例直接挂钩。多出来的400万,是股东在注册资本之外,额外给公司的投入,这部分钱就叫“资本溢价”,要计入“资本公积”里。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公司的净资产增加了500万,但股东的持股比例还是按照100万的注册资本来算,不会乱。以后再有新的投资人进来,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投的钱超过他所占股份对应注册资本的部分,都计入资本公积。

我刚做会计的时候,就见过一个老板,自己投了200万,让会计直接全做进了“实收资本”。结果工商注册资本只有50万,账面和工商信息对不上,后来想变更注册资本,手续特别麻烦。所以,一开始就要做对。

第二种:找银行借钱

这叫债权融资。公司发展需要钱,但股东没钱了,或者不想稀释股份,就去找银行贷款。

假设公司从银行借了200万,期限是三年。

收到钱的时候,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2,000,000
贷:长期借款——XX银行 2,000,000

这里用的是“长期借款”,因为期限超过了一年。如果借款期限在一年(含一年)以内,那就要用“短期借款”这个科目。这个区分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公司财务报表上的流动比率,分析师和银行看你的偿债能力时,会重点关注这个。

而且,借钱不是收了钱就完事了。每个月或每个季度,你都要付利息。付利息的时候,分录是: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利息是公司的成本,会直接影响利润。所以,借钱的时候不光要看能借多少,还得算清楚利息成本自己能不能承受。

第三种:不是从银行,而是从其他地方借钱

有时候,公司会从关联公司、老板个人或者其他非金融机构借钱。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假设公司从老板个人那里借了50万,约定一年后归还。

收到钱的时候,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其他应付款——张总 500,000

注意,这里用的是“其他应付款”。为什么不用“短期借款”?因为“短期借款”通常特指从金融机构的借款。用“其他应付款”能更清晰地在报表上反映这笔钱的来源,也方便管理。我个人的建议是,就算是老板自己的钱,也一定要签一份正规的借款协议,写清楚金额、利息、还款日期。这不只是为了做账规范,更是为了避免以后公司股东之间,或者老板和公司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财务纠纷。亲兄弟明算账,在公司财务上,这句话尤其重要。

几个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

说完基本操作,再讲讲实践中几个新手常犯的错误。

  1. 股东用非货币资产投钱,比如用车、设备、专利。
    这事儿不能简单地按这东西买来时多少钱入账。规定是,必须找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对这些资产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报告。然后根据评估报告确认的公允价值来入账。
    比如,一个股东用一辆车投资,买的时候花了30万,但现在评估下来只值20万。那入账的时候就只能按20万算。
    分录是:
    借:固定资产 200,000
    贷:实收资本 (对应所占注册资本份额)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差额部分)

    如果图省事,自己随便估个价入账,税务局查到了会认为是估值不实,有虚增注册资本的嫌疑,罚款是免不了的。

  2. 收到投资款,但中间有费用。
    比如,为了拉来一笔融资,公司支付了财务顾问费、律师费等。这些费用怎么处理?
    很多人会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或者“财务费用”。这是错的。
    正确的做法是,这些为了筹集权益资金(也就是股东投资)而发生的手续费、咨询费等,应该从收到的投资款里直接扣掉,冲减“资本公积”。
    举个例子:公司收到A轮融资1000万,对应增加实收资本50万,资本公积950万。为了这笔融资,支付了50万的顾问费。
    那么收到钱的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10,000,000
    贷:实收资本 500,000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9,500,000

    支付顾问费的分录是:
    借: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你看,这50万的费用最终是减少了资本公积,而不是当期的利润。如果计入费用,就会导致当期利润虚减,报表就不准了。

总的来说,资金筹集的会计处理,核心原则就是搞清楚钱是从哪来的,是什么性质。是股东给的,就走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是借来的,就走借款或应付款。把来源分清楚,科目用对,凭证后面附上相应的合同、协议、银行回单,账就做得清楚、扎实。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资金筹集业务核算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