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这两个字母凑在一起,你肯定不陌生。你可能在电台里听过,在派对上见过,或者在音乐节上感受过他们带来的疯狂。但 DJ 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说,DJ 就是 “Disc Jockey” 的缩写,直接翻译过来是“唱片骑士”。这个词听起来有点老派,因为它确实来自一个唱片盛行的年代。
最早的“DJ”其实是在广播电台工作的。在那个还没有流媒体和MP3的时代,电台里放歌需要有人专门操作唱机,播放一张张黑胶唱片(Disc)。这个人不仅仅是按个播放键那么简单,他们要挑选唱片,决定下一首放什么歌,还要用话筒跟听众互动,介绍歌曲或者聊聊天。所以,这个操作唱片(Disc)的人,就被称为“Jockey”,也就是“操作者”或“骑师”的意思。第一位自称“Disc Jockey”的人是 Walter Winchell,他在1935年用这个词来形容广播主持人 Martin Block。Block 开创了一种新的广播形式,他不是直播乐队演奏,而是在节目中播放唱片,并且模仿在舞厅里的现场感,让听众感觉自己身处一个盛大的派-对中。这在当时是革命性的。
但是,现在我们一提到 DJ,脑子里出现的画面大概率不是一个坐在电台直播间里说话的人,而是一个戴着耳机,站在调音台后面,操控着设备,让整个舞池的人都跟着音乐跳动的人。这是因为 DJ 的角色早就从电台走进了俱乐部和派对现场。
这一切的转变,要从牙买加说起。20世纪50年代,牙买加的音响系统(Sound System)文化开始兴起。一些人会用卡车装上发电机、转盘和巨大的音响,在街头举办派对。负责选歌和播放音乐的人被称为“Selector”,他们会播放当时流行的美国 R&B 音乐。慢慢地,为了让派对气氛更热烈,Selector 旁边开始出现另一个人,这个人会拿着麦克风,随着音乐的节奏即兴说唱、呼喊口号,带动现场情绪。这个人就是“MC”(Master of Ceremonies)。这种 “Selector + MC” 的模式,就是后来嘻哈文化中 DJ 和 MC 组合的雏形。
而真正让 DJ 技术产生飞跃的,是嘻哈文化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纽约的布朗克斯区,一个叫 Kool Herc 的牙买加裔 DJ,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玩法。他发现,舞者们最喜欢的是歌曲中的“间奏”(Break)部分,也就是那些只有鼓点和节奏的段落。于是,他准备了两台唱机,播放两张一模一样的唱片。当第一张唱片的间奏快要结束时,他立刻用混音台切换到第二张唱片,播放它的间奏部分,并且用手把第一张唱片拉回到间奏的开头,准备下一次切换。这样来回操作,他就能把一首歌只有十几秒的间奏无限延长,变成一段纯粹的、让人想跳舞的节奏。这种技术被称为“Merry-Go-Round”,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Breakbeat”。
正是这种对音乐的“再创造”,让 DJ 从一个单纯的“放歌的人”,变成了一个“玩音乐的人”。他们不再只是被动地播放唱片,而是主动地去分解、重组、混合音乐。后来,像 Grandmaster Flash 和 Grand Wizzard Theodore 这样的 DJ 大师,又在 Kool Herc 的基础上发明了搓盘(Scratching)和更为精准的混音技巧。搓盘,就是用手来回摩擦唱片,发出“呲呲”的声音,把它变成一种乐器。这些技术的出现,彻底定义了现代 DJ 的核心技能。
所以,一个现代 DJ 到底在做什么?他们不仅仅是在播放一首接一首的歌。他们的工作更像是用别人已经做好的音乐,来创作出一个全新的、连续的、有情绪变化的音乐体验。具体来说,他们主要做几件事:
-
选曲(Selection):这是一个 DJ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一个好的 DJ 必须要有庞大的曲库和出色的音乐品味。他们需要根据现场的气氛、时间和人群,挑选出最合适的音乐。比如,一个派对刚开始时,可能会放一些节奏舒缓、旋律轻松的音乐来暖场。到了高潮时段,就会换上能量十足、节奏感强的舞曲。选曲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现场的氛围。
-
混音(Mixing):这是 DJ 的核心技术。混音的目的,是让两首歌无缝地衔接在一起,听起来就像一首完整的、从未中断过的长曲子。要做到这一点,DJ 需要掌握几个关键技巧:
- 对速(Beatmatching):这是基础中的基础。每首歌都有自己的速度,用 BPM(Beats Per Minute,每分钟节拍数)来衡量。DJ 需要调整下一首歌的速度,让它和正在播放的这首歌的 BPM 完全一致。如果速度对不准,两首歌叠在一起就会像火车脱轨一样,听起来乱七八糟。
- 对拍(Phrasing):音乐是有结构的,通常由几个小节(Bar)组成一个乐句(Phrase)。一个聪明的 DJ 会在一个乐句结束的时候,把下一首歌的开头切入进来,这样听起来最自然、最舒服。比如,一首歌的副歌通常是32个节拍,DJ 就会在第32拍结束时,把下一首歌的第一拍混进来。
- EQ 混音:在 DJ 的混音台上,通常有高频(High)、中频(Mid)、低频(Low)三个旋钮,用来控制音乐不同频段的音量。在两首歌交替时,DJ 会通过调整 EQ,来让衔接听起来更顺滑。举个例子,当把新歌混进来时,可以先把它的低频(主要是鼓点)关掉,只保留旋律部分。等两首歌的节奏完全同步后,再慢慢地把上一首歌的低频减小,同时把新歌的低频推起来。这样一来,听众几乎感觉不到换歌的痕-迹,只会觉得音乐的律动一直在持续。
-
表演(Performance):尤其对于 Turntablist(搓盘主义者)来说,DJing 不仅是听觉艺术,也是一种视觉表演。他们会利用搓盘、Juggling(两张唱片快速切换,创造出新的节奏)等高难度技巧,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控制力。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放歌”的范畴,更像是把唱机当成一种乐器在演奏。
当然,DJ 也分很多种。除了上面提到的俱乐部 DJ 和搓盘主义者,还有一些其他的类型:
- 电台 DJ (Radio DJ):这是最原始的 DJ 形式,他们主要工作还是在电台里,通过语言和音乐与听众交流。虽然现在很多电台节目都是电脑自动播放,但一个好的电台 DJ 依然能用他/她的声音和选曲,给听众带来独特的陪伴感。
- 移动 DJ (Mobile DJ):这类 DJ 通常是自己接活,为婚礼、公司年会、私人派对等活动提供音乐服务。他们的工作更像是一个音乐解决方案提供者,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准备歌单,还要负责带上自己的全套设备,包括音响和灯光。
- 制作人 DJ (Producer DJ):现在很多我们熟知的世界顶级 DJ,比如 Martin Garrix、David Guetta,他们本身也是音乐制作人。他们不仅会在现场表演,还会自己创作和制作电子音乐。他们表演时播放的很多曲目,其实都是自己的原创作品。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拥有大量粉丝,因为他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
总的来说,DJ 这个词的含义,已经从最初那个简单的“放唱片的人”,演变成了一个复杂、多元、充满创造性的角色。他们是音乐的策展人、是现场气氛的掌控者,也是声音的艺术家。下一次当你在一个派对上看到 DJ 时,可以多留意一下他/她的动作:他/她戴上耳机,是在监听下一首歌的节奏;他/她扭动那些旋钮,是在调整音色和频率;他/她推拉那些推子,是在控制两首歌的音量平衡。所有这些操作,都是为了给你创造一个完美的音乐旅程,让你忘记时间,只想跟着节奏舞动。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