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立信会计学院是一本大学吗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事儿,立信会计学院,现在叫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到底算不算一本。

这个问题,我被问过太多次了。亲戚家的孩子高考,朋友想考研,甚至工作了好几年的人想回来读个书,都会卡在这个问题上。

直接给个答案:在现在的招生体系下,问一个学校是“一本”还是“二本”,这个问题本身已经有点过时了。尤其是在上海,早就没有“一本线”、“二本线”这种说法了。所有本科院校都在一个批次里招生,叫“本科批”。

但是,我知道你想问的不是这个官方定义。你想知道的是,立信这所学校,在大家心里的分量、在就业市场上的认可度,到底够不够得上过去我们常说的“一本”那个档次。

答案是:够得上,而且在某些特定领域,它比很多普通的一本还要强。

咱们一步一步拆开来看。

首先,为什么大家会有“立信是二本”的印象?

这个得怪历史。在很久以前,全国大部分省份还分一本、二本、三本招生的时候,立信在绝大多数省份,确实是在二本批次招生的。这是个历史事实,没法否认。所以,很多70后、80后,甚至一些90后家长,脑子里的印象就停在了那个时代。他们会觉得,哦,立信,不就是那个二本会计学校嘛。

但是,情况早就变了。变化的核心就两点:一个是学校合并升级了,另一个是招生规则变了。

2016年,原来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上海金融学院合并,组成了现在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这不是简单的一加一,而是把上海两所在各自领域很强的应用型学校捏在了一起。一个会计超强,一个金融超强,合并之后,财经领域的实力直接上了一个台阶。

更重要的是招生规则的变化。以上海为例,早就把一本、二本批次合并了。大家都在一个池子里竞争。那怎么判断一个学校的好坏呢?很简单,看分数。

看录取分数线,这是最实在的。

咱们不谈虚的,直接上数据。你去看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这几年的录取分数。在上海本地,它的分数线远远超过了所谓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这条线,很多人就把它当作是新的“一本线”)。

具体高到什么程度?它的王牌专业,比如会计学(CPA方向),分数线经常能摸到一些中流211大学的边。你用这个分数,去外地读一个普通一本或者中下等的211大学,是完全够的。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考生和家长是用脚投票的。如果立信真的只是一个“二本”水平,它的分数线绝对冲不到这么高。这么高的分数,说明市场对它的认可度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至少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是这样。

所以,别再用十几年前的老眼光看它了。它在招生市场上,早就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

其次,我们得搞明白,立信到底强在哪?

一个学校好不好,不能只看名头。有些学校顶着“大学”的名号,听起来比“学院”厉害,但实际专业实力和就业可能差远了。立信的优势,总结起来就三个词:专业、地段、人脉。

第一个,专业。

立信不是一个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它的名字就告诉你了,主打的就是“会计”和“金融”。它不搞什么生化环材,也不搞什么土木机械。它的资源、师资、钱,全都砸在了财经这个领域。

这种专注有什么好处?就是能把一个领域做深、做透。立信的会计学,绝对是全国顶尖水平之一。它的创始人潘序伦先生,被誉为“中国会计之父”。这种历史传承不是凭空来的。学校和会计师事务所、各大银行、证券公司的联系非常紧密。

你在这里读会计,老师讲的很多案例都是一手的,很多老师本身就是行业里的专家,甚至可能是你CPA考试的出题人或者阅卷人。这种行业沉浸感,是很多综合性大学的会计系给不了的。

第二个,地段。

这太重要了。它在上海。

你想想,中国最顶尖的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跨国公司的总部在哪?绝大部分都在上海。你在立信读书,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找实习太方便了。别的学校的学生可能要千里迢迢跑到上海来,租个小房子,挤地铁去面试、去实习。而你,可能坐个公交车就到陆家嘴了。这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行业前沿,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去头部券商打杂。

这些实习经历,在你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是写在简历上闪闪发光的东西。很多时候,一段有分量的实习,比你学校的名头还好用。

而且,信息密度也不一样。在上海,你能接触到的讲座、论坛、招聘会,质量和数量都远超其他城市。你的眼界会完全不同。

第三个,人脉。

这个听起来有点虚,但其实非常实在。因为立信几十年来就专注于干这一件事,所以整个上海乃至全国的会计和金融行业,散布着大量的立信校友。

你去“四大”面试,面试官很可能就是你的师兄师姐。你去银行工作,你的领导、同事,很多都是立信毕业的。这种校友网络,在你刚进入职场的时候,会给你提供巨大的帮助。大家是“自己人”,说话、办事都会方便很多。

这不是说要去拉关系走后门,而是一种天然的身份认同和信任感。这个圈子就这么大,立信的招牌在里面是硬通货。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看待立信?

你应该把它看作一所“财经领域的专业强校”。

它不像复旦、交大那样,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顶级名校。但如果你未来的职业规划非常明确,就是想进会计、审计、金融这个圈子,尤其是在长三角发展,那立信的性价比非常高。

你得这么想一个问题:

假设你的分数正好够一个外地的、排名不高不低的211大学的普通专业,同时也够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王牌专业会计学。你怎么选?

如果你对专业没要求,就想要一个211的头衔,那你就去211。这个头衔在考公务员、或者去一些对学校档次有硬性要求的国企时,确实有用。

但如果你打定主意就要做会计,未来想考CPA,进“四大”,或者去企业做财务。那我强烈建议你选立信。因为在这里,你获得的专业训练、实习机会和校友资源,对你职业发展的帮助,要远远大于那个211的空名头。

说白了,选择大学,不是为了那个名字好听,是为了你未来的饭碗。立信这所学校,就是能给你一个在财经领域很硬的饭碗。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不要再纠结于“一本”还是“二本”这种过时的标签了。你应该问自己几个更具体的问题:

  1. 我的分数,能不能上立信的好专业?
  2. 我将来想不想从事会计、金融相关的工作?
  3. 我愿不愿意来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发展?

如果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那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对你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它的价值绝对不亚于,甚至超过很多普通的一本大学。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立信会计学院是一本大学吗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