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聊聊“高洁清远”这个词。
很多人看到这四个字,第一反应可能觉得有点虚,有点远,像挂在墙上的书法,看着挺好,但跟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关系。其实不是。这个词说的,是一种特别实在的人格状态,一种很多人心里向往,但又觉得很难做到的活法。
我们把它拆开来看,一个字一个字地看。
“高”,是高尚。不是指地位高,也不是指姿态高,而是指一个人的品格和志向很高。他看重的东西,不是眼前的蝇头小利,也不是别人怎么评价他。他心里有自己的标准,这套标准比世俗的标准要高。比如,大家都抢着去一个热门又赚钱的行业,他可能偏偏选一个冷门的、需要长年累月投入的基础学科。不是他傻,而是他觉得做这件事的价值,比赚钱本身要高。这就是一种“高”。
“洁”,是纯洁,干净。这个“洁”首先是说品格上的。不做亏心事,不耍小聪明,不为了利益去巴结或伤害别人。为人坦荡,像一块没有瑕疵的玉。而且,这种“洁”还体现在生活方式上。不是说要有洁癖,而是说生活简单,欲望很少。你看那些真正的大师,不管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他们的工作室或者书房,往往都很简单。东西不多,但每一样都有用。因为他们的精力都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没空去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这就是“洁”。
“清”,是清澈,清静。内心很平静,像一池没有波澜的湖水,能清楚地映出天上的云。外界纷纷扰扰,今天这个热点,明天那个八卦,都影响不到他。他有自己的节奏,不会因为别人都在跑,就急着往前冲。这种“清”是修炼出来的。很多人静不下来,是因为心里杂念太多,想要的太多。而内心“清”的人,他已经想明白了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所以他能屏蔽掉很多噪音,保持专注。
“远”,是远大,深远。这个“远”有两个层面。一是眼光远。他不只看眼前三个月、一年的事,他看的是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他做决定的时候,会考虑这件事的长远影响。比如学一门手艺,可能短期内看不到什么回报,但他知道,只要把这门手艺学精了,一辈子都有饭吃,而且能从中获得巨大的精神满足。二是心境远。他跟世俗的很多东西保持着一种距离感。他活在人群里,但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喧闹的圈子。他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随时退回到那个世界里去。这种距离感不是孤僻,而是一种清醒。
把这四个字合在一起,“高洁清远”,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品格高尚,内心纯净,精神世界清澈安宁,眼光和心境都超越了凡俗的琐事。
说到这,你可能会想到一个具体的人,就是陶渊明。他就是“高洁清远”最经典的代表。
陶渊明本来也是在官场里混的。但他受不了那个环境。官场里要迎来送往,要说违心的话,要做自己不认同的事。他觉得这太消耗自己了。为了那点俸禄,把自己变成一个自己都讨厌的人,不值得。所以他才说“不为五斗米折腰”,干脆辞职回家种地去了。
这个选择,就是“高”和“洁”的体现。他把人格的尊严和内心的干净,看得比官位和俸禄更重要。
回家之后,他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每天自己种地,喝酒,写诗,看看山。生活很清贫,但精神上极其富足。这种不被物质和外界评价体系绑架,悠然自得的状态,就是“清”和“远”。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活得特别舒展。
你看,陶渊明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也要种地糊口,也会有生活烦恼。但他的内心秩序很稳固,所以能活出“高洁清远”的境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还有很多东西都在表达这种向往。比如文人画里的“四君子”:梅、兰、竹、菊。
梅花,在天寒地冻的时候开,不跟百花争艳。这象征着在恶劣环境里也能保持的“高洁”品格。
兰花,长在深山幽谷里,默默散发着清香,不管有没有人欣赏。这象征着君子不求闻达,洁身自好。
竹子,中间是空的,代表虚心;一节一节的,代表有原则、有气节。风再大也吹不断,象征着坚韧。
菊花,就是陶渊明的最爱,在秋天开放,不与春花争宠,象征着隐逸和淡泊名利。
这些植物,本身只是植物。但人们把“高洁清远”这种人格理想投射在它们身上,它们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当你看到一幅画着几竿修竹的画,你感受到的不只是一片竹林,而是一种清静、有骨气的精神力量。
那说回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个词还有意义吗?
我觉得更有意义了。因为我们现在的环境,噪音太多,诱惑太多。信息爆炸,消费主义,社交压力,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东西在拉扯我们,想让我们变得焦虑、浮躁。
在这种环境里,保持一点“高洁清远”的特质,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
这不是说要你辞职去山里隐居。而是在心里给自己留一个清静的角落。
具体怎么做?
第一,想清楚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你觉得人生中什么最重要?是家庭,是知识,是创造,还是内心的平静?把这个想清楚了,当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来的时候,你就有了一把尺子。比如,一个工作机会能赚很多钱,但需要你天天说谎,做违背你价值观的事。如果你想清楚了“诚实”是你的核心价值,那你就很容易拒绝它。这就是在守护你的“高”和“洁”。
第二,主动减少信息输入。你不需要知道每一个热搜,不需要关注每一个网红的动态。这些信息大部分都是精神垃圾,只会消耗你的注意力和情绪。每天规定一个时间,比如半小时,集中看新闻,然后就关掉。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看一本好书,听一张好专辑,或者跟家人好好聊聊天。这就是在创造你的“清”。
第三,培养一个不为了功利目的的爱好。可以是画画、写字、弹琴、做木工,甚至就是单纯的散步。做这件事的时候,你不想着要把它变成副业,也不想着要发朋友圈炫耀。你就是单纯地享受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你退回自己精神世界的那个“远”。它能帮你从日常的琐碎和压力中抽离出来,给精神充充电。
很多人会把“高洁清远”和另一个词“清高”搞混。这是完全两回事。
“清高”常常带点贬义,是说一个人自命不凡,看不起别人,不合群,实际上可能只是眼高手低。他的姿态是向外的,是为了表现给别人看“我跟你们不一样”。
而“高洁清远”是一种向内的状态。他不是看不起别人,而是更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不一定不合群,他也可以和朋友喝酒聊天,但他不会为了合群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他的所有选择,出发点是“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如何让别人觉得自己很牛”。
说到底,“高洁清远”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内心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帮你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活得简单、干净、有方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