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做模具设计学徒,到底要学多久才能出师?
这个问题,其实没个准数。如果有人跟你打包票说“一年就行”或者“三年保你成大神”,那他多半是在忽悠你。真实情况是,这个时间跨度很大,从一年半到五年,甚至更久都有可能。
这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更是一个你学到了什么、能独立做什么的问题。我把这个过程拆开来看,你就明白了。
第一阶段:入门期(大约 3 到 6 个月)
这个阶段的目标很简单:让你不再是个门外汉。
你首先要学的是软件。通常是UG (NX)、Pro/E (Creo) 或者AutoCAD。别贪多,先精通一个。在这个阶段,你不是在“设计”,你是在“画图”。师傅给你一个简单的零件,让你照着画出来。或者给你一套老的模具图,让你拆开,把每个零件都画一遍。
这个过程很枯燥,就是大量的重复。画螺丝,画顶针,画水管接头。你可能会觉得没意思,但这非常重要。这是在训练你对软件的熟练度,以及对模具标准件的认识。我刚入行的时候,光是画各种型号的顶针、司筒就画了快一个月。当时觉得师傅在折磨我,后来才明白,这让我对这些标准件的尺寸、规格形成了肌肉记忆。
除了画图,你还要开始看图。师傅会扔给你一些简单的模具结构图,让你看。一开始你肯定看不懂,什么A板、B板、方铁、顶针板,一头雾水。你需要做的就是硬着看,拿着图纸去车间,对着实物一点点地对。看到一个零件,就去图纸上找它在哪里,叫什么名字,起什么作用。
这个阶段结束时,你应该能做到:
1. 熟练使用一款CAD软件进行2D和3D绘图。
2. 能看懂简单的两板模结构图,知道主要零件的名称和位置。
3. 给你一个画好的零件,你能把它排到模仁里,做个最基本的分型。
能做到这些,你就脱离了纯菜鸟的身份。
第二阶段:模仿与修改期(大约 6 个月到 1.5 年)
你开始接触真正的设计工作了,但还是以“模仿”和“修改”为主。
师傅会开始交给你一些任务。比如,一个客户的产品要做小改动,让你在原来的模具图上改一下。或者,一套成熟的模具要做第二套,让你照着第一套的图纸,重新画一遍,顺便改掉一些之前生产时发现的小问题。
这个阶段是你的黄金学习期。你不再是凭空画图,你是在接触有实际生产依据的设计。你会开始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这个地方要用斜顶,而不是滑块?为什么冷却水路要这么走?为什么分型面要在这里,而不是在别处?
一定要多问。脸皮要厚。拿着图纸去问师傅,问车间的钳工师傅。钳工师傅的经验很宝贵,他们每天跟钢材打交道,最清楚什么样的设计好加工,什么样的设计纯粹是给自己找麻烦。我那时候就经常给钳工师傅买烟买水,他们也乐意教我。比如,一个尖角,设计上看起来没问题,但钳工师傅会告诉你,这个地方放电加工很慢,而且容易积碳,不如改成圆角。这些知识,你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
这个阶段结束时,你应该能做到:
1. 独立完成对现有模具图纸的修改。
2. 能模仿一套成熟的模具,设计出一套结构类似的简单模具。
3. 开始理解模具各个系统的作用,比如浇注系统、顶出系统、冷却系统。
4. 对加工工艺有了初步了解,知道线切割、CNC、放电加工各自能做什么。
到了这一步,你在公司里已经算是一个能干活的助手了。
第三阶段:独立设计期(大约 1.5 年到 3 年)
这是从学徒到设计师的蜕变期。
公司会开始让你尝试独立设计一些简单的模具。比如结构不复杂的小家电外壳、玩具零件。师傅会给你一个产品图,然后让你从头开始,完成整套模具的设计。
这和你之前模仿完全是两码事。你需要自己决定模具的整体结构,自己确定分型面,自己布置所有的零件。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一遍遍地修改。你的第一套独立设计的图纸,很可能会被师傅改得面目全非。这很正常。
关键在于总结。每次被师傅改过之后,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这么改”。是因为强度不够?还是因为干涉了?或者是为了加工方便?把这些原因都记下来。我那时候有个本子,专门记录自己犯过的错误和师傅的修改意见。这个本子后来成了我最重要的参考资料。
这个阶段,你还要开始考虑成本。用什么样的钢材,用多大的模架,这些都和钱挂钩。一个好的设计,不光是功能上实现,还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公司省钱。
这个阶段结束时,你应该能做到:
1. 独立设计结构简单的两板模、三板模。
2. 能处理一些简单的侧向抽芯结构,比如滑块。
3. 对常用的模具钢材、热处理、加工工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4. 开始有成本意识。
能做到这些,你就可以称自己为一名“模具设计师”了,虽然可能还只是初级。
影响学习时间的几个关键因素
上面说的时间线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有几个因素会极大地影响你的进度:
- 你的师傅:这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之一。一个好的师傅,愿意教你,给你机会,在你犯错时及时指正,能让你的学习速度快一倍。如果你的师傅只是把你当成一个画图的工具人,什么都不教,那你可能两三年都还在原地踏步。
- 公司的平台:你在一个做什么模具的公司?是做简单的日用品模具,还是做复杂的汽车模具、精密医疗模具?平台的上限决定了你的成长上限。在一个只做脸盆、水桶模具的厂里,你可能一年就能“出师”,但你可能永远也学不会复杂的多腔模和热流道。
- 你自己的努力程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是不是只满足于完成师傅交代的任务?还是会自己找资料学习,研究别人优秀的设计?下班后,你是打游戏,还是花一两个小时看看行业论坛,或者研究一下今天遇到的问题?你的付出,和你的成长速度是成正比的。
- 与车间的沟通:设计不是闭门造车。一定要多跑车间。多和加工师傅、钳工师傅、试模师傅聊天。你的设计最终是要被他们制造出来,并且要能在注塑机上顺利生产。他们的反馈是最好的教科书。一个只待在办公室里,从不去现场的设计师,永远成不了高手。
总的来说,想在模具设计这个行业里真正“出师”,能够独立解决大部分问题,没有三五年的扎实积累是很难做到的。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就是一张图一张图地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慢慢熬出来的。把基础打扎实,后面的路才好走。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