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撰写创业计划书前需要对()问题进行思考。

很多人以为创业第一步是写商业计划书,其实搞反了。商业计划书是你思考清楚之后,把结果写下来给别人看的东西,是结果,不是过程。如果你脑子里一片空白,直接套用模板,写出来的东西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所以在动笔之前,你必须要把下面这几个问题想得透透的。这些问题,比商业计划书的格式重要一百倍。

第一个问题:你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听起来很基础,但很多人就是在这里翻车的。他们经常说“我想做一个社交APP”或者“我想开一个新式茶饮店”。这不是问题,这是你的解决方案。你要往前回溯一步,问问自己,你的产品或服务,是为谁解决了什么具体的、让人头疼的、最好是现在还没被很好解决的问题?

举个例子。我一个朋友之前想做一个给宠物拍照的APP,带滤镜和社区功能。听起来不错。但我问他,现在养宠物的人用什么拍照?他们用手机自带相机,然后用美图秀秀或者Instagram,拍完发朋友圈。这个流程有什么痛点吗?好像没有。用户并没有觉得“天呐,我太需要一个专门给猫加胡子滤镜的APP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为了创业而创业”的例子,他创造了一个需求,而不是发现了一个需求。

所以,你要逼自己把问题描述清楚。比如,不是“我要开个家教中介”,而是“很多家长想给孩子找名校背景的大学生做家-教,但他们缺少可靠的渠道,不知道去哪里找,也担心学生不靠谱,浪费时间和金钱”。你看,问题描述得越具体,你的解决方案就会越清晰。

第二个问题:你的客户到底是谁?
千万别说“我的客户是所有人”或者“年轻人”。这种定义等于没有定义。客户画像越模糊,你的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就越容易打偏。

你要像个侦探一样,把你的典型客户给画出来。他多大年纪?男的女的?住在哪?做什么工作?收入多少?他平时会看什么APP?他为什么会需要你的产品?

我给你一个实际操作的步骤:
1. 先做一个初步假设。比如,我做的是一款帮助程序员整理代码片段的工具,我的初步客户画像是“25-35岁的互联网公司程序员”。
2. 然后细化。他是前端还是后端?用什么编程语言?工作年限多久?是在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大公司的程序员有内部工具,可能不需要,那我的客户是不是更偏向于中小公司的程序员?
3. 找到这些人去聊。别自己瞎猜。去程序员论坛、技术社群里找几个人,请他们喝杯咖啡,聊聊他们现在是怎么管理代码片段的,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聊个10个、20个,你就会对你的客户有非常具体的认知。

搞清楚客户是谁,你才能知道去哪里找到他们,用什么样的话跟他们沟通。对着一个40岁的企业高管说“YYDS”,他只会觉得你莫名其妙。

第三个问题:你的解决方案凭什么比现在的好?
用户现在遇到你说的那个问题,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完全没有解决方案吗?不太可能。他们可能用着一个很难用的替代品,或者用几种笨办法组合起来解决。

你的产品或服务,必须在某个点上,明显优于现有的方法。这个“优于”可以是:
* 更便宜:比如,把原来很贵的服务,用技术手段变得大众化。
* 更方便:比如,把原来需要跑好几个地方才能办成的事,在一个APP里就能搞定。
* 效果更好:比如,你做的清洁剂就是比市面上的所有产品都干净。
* 体验更爽:比如,海底捞的服务。

注意,你必须是“明显优于”,而不是“好一点点”。如果只是好一点点,用户是没有动力换掉他们已经习惯的旧方法的。迁移是有成本的,包括学习成本和心理成本。你的优势要大到足以覆盖这个成本。

第四个问题: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你解决的问题可能很真实,你的客户画像也很清晰,但如果这个群体总共就一千个人,那它可能是一门小生意,但很难成为一家能持续发展的公司。

你需要大致估算一下你的市场规模。不用搞得像写学术论文那么复杂,但至少心里要有数。可以分三步来看:
1. 总市场有多大?所有可能需要你这类产品的人加起来有多少。比如做在线英语教育,那全中国想学英语的人都是你的潜在市场。
2. 你能触及的市场有多大?在你的资源和渠道范围内,你能让多少人知道你的产品?你不可能让全中国的人都知道你。
3. 你 realistically 能拿下的市场有多大?第一年、第三年,你 realistically 能服务多少付费客户?

算这个账,不是为了给投资人画饼,而是为了让你自己判断,这事儿值不值得投入那么大精力去做。如果天花板很低,你可能就要重新考虑你的方向了。

第五个问题:你怎么赚钱?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你得想清楚,钱从哪里来。商业模式要简单直接,一句话能说清楚。
* 是卖产品,一次性收费吗?
* 是卖服务,按月或按年收订阅费吗?
* 是平台模式,撮合交易,抽佣金吗?
* 是先免费吸引大量用户,然后靠广告赚钱吗?

每种模式都有它的前提条件。比如广告模式,前提是你得有巨大的用户量,否则广告收入根本覆盖不了成本。

而且,不光要考虑收入,还要考虑成本。你的主要成本是什么?是人力、研发、还是市场推广?算一笔最简单的经济账:你每卖出一单,能赚多少钱?这个利润,能不能覆盖掉你的所有固定成本?如果单笔交易是亏的,指望规模化之后再盈利,那就要非常小心了。很多公司就是这么把自己烧死的。

第六个问题:你有什么别人很难复制的优势?
这叫“护城河”。为什么这事你能做,别人不能做?或者说,就算别人看你赚钱了,想抄袭你,为什么他很难抄?

“我的团队执行力强”、“我们更努力”,这些都不算优势。真正的优势是结构性的,是别人短期内花钱也买不来的。比如:
* 技术壁垒:你有一个别人没有的专利或者算法。
* 品牌认知:比如可口可乐,它的配方可能不难复制,但它的品牌价值是无法复制的。
* 网络效应:比如微信。你用微信,是因为你的朋友都在用。新来的挑战者很难打破这个网络。
* 渠道优势:你跟某个大渠道签了独家协议,别人进不来。
* 成本优势:因为你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你的成本就是比别人低。

在创业初期,你可能没什么明显的护城河。但你必须思考,你的业务发展起来后,你的护城河会是什么?你现在要做的每一步,是不是都在为挖深这条河而努力?

把这六个问题,每一个都用至少一页纸的篇幅,用最朴素的语言,回答清楚。这个过程,远比你急着去下载一个商业计划书模板然后往里填空要有价值。当你把这些问题都想通了,你会发现,商业计划书只是把你脑子里的东西整理出来而已,写起来会非常轻松,而且逻辑清晰,充满说服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撰写创业计划书前需要对()问题进行思考。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