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常识知识热点:促就业 保基本民生
聊到申论里的“促就业”,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句话。没错,但考试的时候,你光写这一句,阅卷老师不会给你高分。这句话是结论,他想看的是你分析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得先搞明白,为什么就业问题这么重要,成了申论里反复出...
聊到申论里的“促就业”,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句话。没错,但考试的时候,你光写这一句,阅卷老师不会给你高分。这句话是结论,他想看的是你分析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得先搞明白,为什么就业问题这么重要,成了申论里反复出...
很多人把这两个词混着用,尤其是在中学物理的习题里,好像它们说的是一回事。在某些情况下,这么说也问题不大。但是,要真想把物理学明白,就得搞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出发点完全不同。它们描述的是同一个现象的两个不同层面。 说白了,静电力是“结果”,电场...
聊“奥力给”这个词,得先把它拆开看。你第一次听到,是不是觉得这发音有点怪,甚至有点土?但它的来源其实特别简单直接。 你试着把“给力噢” (gěi lì ō) 这三个字倒过来念。 ō…lì…gěi。 听出来了吗?就是“...
很多人一提到《朝花夕拾》,第一反应就是“初中课本里的那几篇”,觉得有点无聊,甚至有点难懂。这个印象其实不怪你,因为课本选文总是带着教学任务,把文章拆得七零八落,让你分析这个,总结那个,再背诵全文。这么一折腾,再有趣的故事也变得枯燥了。 但如...
下面就是这张从1到100的数字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这个问题,每次都有人问。答案很简单,也很复杂:看人。 说10小时能学会的,有。说学了一年还不会的,也有。他们都没骗你。因为“学会”这个词,太模糊了。而且,成年人学游泳,最大的敌人不是水,是你自己的脑子。 咱们得先说清楚,什么叫“学会”? 第...
我们聊聊阅读理解这件事。很多人觉得阅读理解能力是天生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没办法。其实不是。这更像是一种可以练习的技术,跟学开车、学做菜一样。关键在于方法。很多人阅读的问题,不是读得慢,而是读得“被动”。就是眼睛扫过文字,但大脑没跟上。读完...
直接说答案:考C1驾照,有身高限制。 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申请C1(小型汽车)驾照,身高要求是150厘米以上。这个是硬性规定,写在法规里的,体检的时候医生会拿尺子量,差一点都不行。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非得是150...
咱们直接说结论:高中生可以补课。 但是,这事儿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双减”政策,核心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小学和初中。政策文件里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要减轻学生在作业和校外培训上的负担。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是选拔性教育,所以政策没有直接“...
很多人把安全员证和安全员C证搞混,甚至以为它们是同一个东西。这其实是个大误会。我刚入行的时候也犯迷糊,后来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了几年,才把这里面的道道彻底弄清楚。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给你说明白。 首先,你得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安全员...
咱们今天就聊一个很简单的事。一句话:“瓢虫慢慢地落下来”。 这句话没错,一点错都没有。事实清楚,描述准确。但问题是,它很无聊。就像白开水,能解渴,但没味道。如果你在写一个故事,或者想让你的文字更有画面感,这句话就得改。改成拟人句,是最好用的...
很多人以为,想当老师,考个教师资格证就行了。其实这只是整个流程里的一环,而且在考证之前,还有几个硬性条件你必须先满足。咱们一步一步说清楚,免得你走了弯路。 首先,最基础也是最硬的门槛,是学历。这个没得商量,不达标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具体要求...
这事儿问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刚毕业或者工作没几年的朋友。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考一建?” 这个问题,答案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因为它跟你是什么学历、学什么专业、甚至你的学历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都有关系。咱们今天就把这个事儿掰开揉碎...
聊到软装风格,很多人头都大了。什么现代、北欧、法式、侘寂……听着就复杂。其实没那么玄乎,这些“风格”就是一些约定俗成的标签,帮你快速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它们不是死的规定,你完全不必把自己框进去。 我们先一个一个拆开来看,用大白话讲清楚它们到...
咱们聊聊“温一壶月光下酒”这句话。 你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什么感觉?我想,大概率是一种很轻微的、愣一下的感觉。因为这件事根本做不到。月光怎么能装进壶里?又怎么能用火去“温”?它不符合物理规律,甚至不符合常识。 但恰恰是这种不合常理,才让它有了...
教育研究方法里头,“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原则,听起来特别像一句正确的废话。谁不知道要理论联系实际?但问题是,在311考研里,这不只是一句口号,它是一种思维方式,贯穿在选择题、简答题,尤其是材料分析和论述题里。如果你只是把它当成一句空话背下来,...
我们脑子里知道一件事,和我们亲手把它做出来,中间隔着一条鸿沟。这条鸿沟,就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事儿听起来有点玄,但其实每天都在我们身上发生。它的意义,说白了,就是把脑子里的想法,变成手里实实在在的东西,这个过程会让你对世界的...
“math”这个词,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数学”,发音是 shù xué。这事儿就这么简单。 但事情往往没这么简单。就像你问一个厨师“盐是什么”,他可以只说“氯化钠”,也可以跟你聊一整天盐在烹饪里的角色。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数学”这个词。 首先,...
咱们聊聊早教这个事。很多一听到“早教”,脑袋里就蹦出那种很贵的早教班,老师带着一群小宝宝拍手唱歌,或者更夸张的,两三岁就开始认字、背唐诗、学英语。说实话,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把早教给搞歪了。 真正的早教,核心根本不是“教”知识,而是给孩子的大...
很多人学日语,最头疼的就是口语。背单词、看语法书,这些自己一个人就能搞定。但一到开口说话,就卡住了。要么是怕说错,要么是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该说啥。这事儿没捷径,只能靠练。但怎么练才有效,这里面有点门道。 这事得分阶段。你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
很多人一听到“魍魉魑魅”,第一反应就是“各种妖魔鬼怪”的总称。这么理解没错,但有点像说“电脑就是能上网的电视机”,大概意思对了,可里面的门道就都错过了。要把这个词说明白,得像拆快递一样,把它拆开,一个一个看。 这个词其实是两个词拼起来的:“...
你是不是玩游戏或者看电视剧,总看到‘南蛮’这个词?比如三国题材的,诸葛亮南征,打的就是南蛮。这词到底啥意思?很简单,拆开看:南,就是南方。蛮,这个字就有讲究了。 它不是一个好词。在古代,特别是中原那帮人眼里,“蛮”这个字,带点瞧不起人的意思...
每年年底,会计圈里总有那么一阵子特别忙乱,除了做年终决算,就是催着大家赶紧完成会计继续教育。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你不做,会计证可能会失效,影响职称评审,甚至有些地方会影响你办理个税汇算清缴。所以,这事儿必须得办。 流程其实不复杂,但小...
很多人把这两个词混着用,有时候说自己家是砌体结构,有时候说是砖混结构。其实这俩词说的是一回事,但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听着有点绕,但搞清楚了很有用,特别是你要买老房子或者想装修砸墙的时候。 咱们先说个最直接的结论:砖混结构,是砌体结构里的一种。...
聊到朱自清,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背影》那篇文章,还有《荷塘月色》。这很正常,因为它们都收录在中学课本里,是我们接触他作品的起点。但如果只知道这两篇,那对朱自清的了解就太少了。他的作品远不止这些,而且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也挺大的。要搞清楚他的诗...
很多人刚接触数控机床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坐标系。听起来很抽象,像数学课上的东西,但其实这玩意儿就是机床的“地图”和“导航系统”。要是没搞懂它,机床就是一堆动不起来的废铁。 咱们先不讲那些复杂的定义。你想想,你要去一个朋友家,他告诉你“我家在...
首先,拿到驾照不等于你就是个老司机了。这只是说明你通过了一个标准化的考试,有资格上路了,但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驾校教的东西,应付考试足够,应付真实的路况,还差得远。 第一件事,实习期。这个你必须当回事。从你拿到驾照那天算起,之后12个月都...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被问过太多次了,每次都有学弟学妹跑来悄悄问我:“学长,我大四上了,笔试面试都过了,能直接拿证了吗?” 答案很直接,也很扎心:不能。 大四上学期,你绝对、肯定、百分之百无法完成教师资格证的“认定”环节,也就是拿不到那个红本本...
考公务员到底要花多少钱,这事儿真没个准数。便宜的,几百块搞定;贵的,花个十来万也正常。这完全取决于你怎么选,和你自己的情况。咱们今天就把这笔账掰开来,一笔一笔算清楚。 首先,是硬性支出,这部分钱是省不掉的。 1. 报名费 这是第一笔必须花的...
市场营销考公务员,这事儿确实有点尴尬。直接说结论:大部分情况下,市场营销属于“工商管理类”。但你千万别以为看到“工商管理类”就可以直接报了,这里面的坑不少。 我们得先搞清楚一个基本逻辑:公务员考试的专业划分,是一套非常僵硬、甚至有点过时的系...